•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激发的有效策略唐一灵

论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激发有效策略

四川省岳池县顾县中学  唐一灵

 

摘要:激发学生乐于学物理的兴趣是提高他们物理学习主体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策略。我们应把之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兴趣内驱下形成强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断释放主体作用。本文探讨了创设故事情境、设置悬念、结合实际生活以及运用智能手段等四种激趣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习兴趣  激发

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学生一个个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而是激发学生能进行自我教育。而要实现能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路径就是培养他们终身爱学习的兴趣,使之形成内驱和需要,促使学生形成心向不得不自我教育。因此,在紧张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将激趣这一事件作为追求与教学整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中点燃自我教育、自我促进的发展意识。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认为在高中阶段还注重激趣是多余的,其实越到高考时间节点我们越要通过激趣的方法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减轻学生备考压力,以促进他们主体性变成动力而更好地学习物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任教学科---物理谈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爱听故事是人之常情,高中学生也不例外。当然,能运用到物理教学中的故事,不是什么故事都可带来良好效果,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选择,运用故事来作为教学的情境或知识发生、发现的的平台来辅助,便可收到较好效果。从多年实践可以证明运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不但能营造和谐教学氛围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他们学习欲望。例如,在讲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它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这一玻意耳——马略特定律时我们就必然要向学生说到这是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定律的说词。其目的就是了让学生学有兴趣。物理学发展史上出现了很多科学家的故事发及公式、定律发现的故事,教学时当讲到相关内容时我们不防将此作为情境内容而引用到课堂上,如为了验证闪电与他电是否是同种电的赫曼、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布朗运动”的布朗以及伽利略、牛顿等多项发现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能满足学生爱好故事的需要,他们常被故事的新颖性打动,有助于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动力。

二、设置悬念实施激发学生兴趣

悬念,就是利用人的期待心理作文章,通过对故事的关切使人产生“事情结局”的期待。而将设置悬念这一方法用到教学中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产生这种期待心理,这样更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专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运用悬念,造成学生认知矛盾,引发学习需求。例如,在执教“向心力”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利用易拉罐瓶子进行“水流星”试验,按照常识我们会认为当“水流星”试验达到顶点时易拉罐中的水“肯定”会把水滴撒下去,然而,让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学生个个都好奇地看着我。物是我就放慢了试验“转速”,而此时水花四溅,同学们都懵了!为什么快不会而慢以还会这样?此时我们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导入主题。这样的悬念设置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好奇心,而且让他们对新知产生了期待,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不得不参与到课堂中来。又如在执教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为了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期待我们可利用单摆做实验,首先把单摆的方向向下倾斜贴近自我眼睛,我站着不动,让单摆开始摇摆。不少同学都为教师捏了一把汗,生怕把球拍在教师眼前。但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通过试验创设悬念情境不仅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更能促使他们产生了解“为什么”的探究动力,是很好地物理的提效方法。

三、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到生活中去”无论是哪个学段的物理教学都应遵循这个基本方法。也就是说,在物理教与学中结合实际生活进行都是正确的。基于高中学生的“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我们可以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或事实引入到新知教学环节作载体或话题的引出,使教材与现实相结合,实施生活化教与学。例如在讲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的过程中我运用了真实的"抛绣球"作为直观的教学载体而进行了生活化教学。课堂上我将“绣球”双手抛向学生。则开始时同学还表示不解,在明了我意之后他们就开始“争抢”。教室里有了氛围,兴趣明显浓烈,此时,我们再话峰一转引出课题,说明"抛绣球"与我们新授内容的相似性。通过之样解释,很多学生兴趣大增,主动参与到教与学中来。

四、运用智能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5G”的到来和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智慧教育手段成功进入学科教学辅助工具行列。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以智能一体机为核心的科技信息技术手段显然更具优势,不仅集成了能帮助知识呈现的如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介质或载体,还能利用多媒体交互技术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营造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可有效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能动性,大大提高教与学效率和质量。现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微观实验,其演示如果利用常规手段难以进行,如“原子核模型”实验,如果我们利用智能手段强大的功能实施教学,通过大屏呈现在直观具象中就能给人一种新、美、妙的感觉。不仅化微为著,生动直观,而且学生兴趣化作脑兴奋,理解力增强,自然就很快理解了。在这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其兴趣显然得到了很好激发和培养。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把激发学习兴趣作为增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的一个重要目标来实施,而且要按照新课标精神结合学情实际创新学生兴趣激发策略,激发他们主动学兴趣,让他们在获得物理知识、发展物理素养的同时能愉悦地、有信心地走进高考之门。

参考文献:

[1]黄信梅,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两个要素[J].新课程,2021年。

[2]张小佳,试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9年。

 


点击次数:17  发布日期:2022/5/13 9:09:5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