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李 芬
论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四川省岳池县乔家小学校 李芬
摘要:审题能力是数学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的必备能力之一,特别是在问题解决时显得更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解题过程中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在授予学生审题方法中实现他们审题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审题能力 培养
科学审题是成功解题的关键,也是学生取得问题解决成功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收获感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我们知道,在数学应用实践过程中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行为又是必要动作,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审题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也要注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而就目前学生整体的审题能力状况来看,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很多小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学的很轻松,到高年级学习就越来越吃力,其实主要的问题在于他们在低年级时只是注重学数学知识,而忽视了审题方法和解题策略的学习。出现了审题错误,导致做错题,做不起题。故而,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学的我们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一、引导学生明了审题
审题,就是明了题目要求和重点,理解题目简短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认真读,做到不漏字,不添字阅读题目,并且边读边想。虽然小学生有了一定以数学语言为基础的阅读能力,能够把简短的数学文本进行自主读题,但是其阅读方法不当,数学审题阅读不是有声朗读,而是无声读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促进学生转向无声读题,实现由嘴读转向心读题的变化。只有形成这样的数学阅读习惯,学生审题过程所需要的前提才能夯实,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问题解决的考试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实际上,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其前提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这一能力最基本要求就是对文本不作漏字漏句或添字加词的处理、做到读有速度。这一点我们可以采用语文课上教师培养学生阅读速度和能力的方法来进行。当学生随着年级增高其数学文本阅读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再让学生在问题解决时多读文本就显得非常容易了。明了审题需要用心阅读文本就离正确审题已经很近了。
二、提高学生审题意识
作为学生看到问题解决的文本到动笔解决这一段过程的审题实际上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综合处理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学生是否能成功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基础更需要有较强的审题意识,只有意识强才可能认真读题、认真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些学生急于求成而一目多行,这种快速浏览不是学生阅读速度有多快而是他们凭经验做题造成的,没有看清就跑是他们过于盲目解题所致。为了防止这类似的事情再出现我们就要加强学生审题意识培养,让他们通过意识内驱在动笔之前要多作思考,多从文本描述中找到题目中包含的数学关系,弄清已知和欲求之方向,这样才能动笔。教育学生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实际上便是这个道理。引导他们在审题过程中采取以读为径挖掘信息,从问题入手反思条件进行信息迁移和组合加工,从而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当把这种审题行为作为常态化训练目标,时间久了,学生审题意识自然就形成了。
三、培养学生审题习惯
有了审题意识还需要一种内在力量把意识固化下来成为一种习惯,才能使学生在面对问题解决题目时才能主动采取审题行为。在平常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问题解决时不加思考地就开笔,直接就是加、减、乘、除。故而有老师开玩笑似的对那些学生问题解决就是加减乘除打架,谁打赢了就用谁。有些人认为自己掌握了很好的数学知识,就会有一种自以为是的感觉,从而在审题的时候,就会有一种麻痹大意的感觉,从而导致审题时会有很大的偏差甚至错误出现。在单元知识检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同学做得很快有速度,但并不代表他们做得很好。看到这种情形我们常常忍不住要问他们:你全做好了吗?他们会郑重其事的点点头,甚至想马上交卷离开。当试卷被分发给其他人的时候,那些先奖状的学生往往又会责备自我太粗心,犯了马虎错误。所以,在日常的课堂上,我们应加强学生审题习惯培养使之形成一种自觉、一种常态。
四、授予学生审题方法
良好的审题方法是学生快速理解题目要求的重要保障。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却需要我们教师“授人以渔”。因此,要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以实现提高审题准确性和实效性的需要,我们就必须教给他们审题方法,让他们根据数与形地关系去思考,仔细推敲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已知条件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哪些条件是多余的。要求学生在审题读题时做到细读有思,在动脑筋的过程中要运用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化归思想、转化思想、对应思想、方程思想、建模思想等等。这样才能把条件与问题建立起真正关系,才能获得问题解决的“通行证”,于是获得问题解决的成功。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审题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经常要提醒他们不要忙于动笔,要读熟题目、读顺语句、弄清题意,力求通过不同角度、不同途径进行探索,寻找解决路径,最终正确解答问题。这样的效果多年实践告诉我必须要经过严格地、持久地审题实践训练,教给他们科学的审题方法和实践流程,知道审题如何做,做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审题意识和能力。当学生审题能力强了,解决成功率高了,他们学数学的自信心也就提高了,主体性也就在强烈持续地发挥中成为了学习的真正小主人。
参考文献:
[1]张巧兰,例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9年。
[2]马金东,数学学习中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