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在初中语文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技巧钱丽梅

在初中语文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技巧

云南省宜良县第十一中学      钱丽梅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认识“ 情境” 对于激活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又要防止认识上的偏差,千万不能只图热闹而游离教学目的。教学情境是 的融合。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境之中蕴含着,才能使学生真正因体验而晓理,因感受而动情,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在我们日常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不打破以往常规的、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就会依旧是一堂机械而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造成学生心理上厌倦情绪,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想要扭转这种局面,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是一个好方法。
创设生活情境,感悟其中道理。联系实际生活展现情境,即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其生活体验, 增进其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展现情境既给学生导流,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又给学生开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习抓住说明对象的自身特点,还是讲解议论文中的观点、论据,我往往都会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果课文所反映的时代生活有的离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在学习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使他们贴近课文、感知课文。例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我放手让学生在自学课文后,各自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读后感。现在的农村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对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不够亲近,体会不到他们对孩子深沉的爱,这就使学生难以理解课文里的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于父亲的看法,然后和学生讲述作者的父亲疼爱他的一个小故事。通过这个故事, 学生们很快明白,尽力挖掘父亲对待自己的情深之处,使学生明白父亲对待自己的爱是深沉的,在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此时我们就可以抓住机会引导学生,使学生们述说自己的父亲,从而提高其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课文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有贴近之处,则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朱自清的语言的精妙所在,更深层地领悟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创设表演情境,营造体验氛围。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由于学生心理位置的改变,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是一种理解与表达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扮演得越认真投入,就越有理解感悟和愉快体验,也就越能增强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的意义。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爱模仿、爱游戏、爱表演,可以通过表演动作和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满足他们的天性。学生在课本剧情景的影响下,既训练了朗读能力,又培养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及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动力。创设问题情境实质上就是创设一种以激趣为前提、以思考为核心,以获得知识并形成创造个性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的欲望, 激活学生的思维, 以疑引思, 以思解疑, 使问题在质疑中逐步解决。
创设情感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概念较晦涩,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觉得难学就开始厌学,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因势利导,深入浅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深奥难懂的知识。语文,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常常是铃声一响,同学们便唠叨开了,语文教师对此常常无可奈何地慨叹,那么如何让学生由厌学到好学,想学语文呢?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情感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或者课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及故事等,影响学生的情绪,在融融的情感中,可以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我们认为,适当而不低俗的调侃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催化剂,在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谈谈时事,论论电视。
   在情境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活动,是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积极、愉快地去学习,从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极好地创造自主学习的动机。?
   在情境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因为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合作学习应有节制,不能为合作而合作。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合作的形式应多样化、合理化。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例如单元归纳小结的合作。先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从多方面去着手:了解一点常识,识记重点词语,品味关键字词,摘录一些佳句,精读精彩段,学习巧妙构思。由于分工合作,很快就能完成。教师再给以点拨,使之完美。这么做,不仅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积累和丰富,而且合作的效率也不断提高。他们不仅尝到合作学习的甜头而努力合作,尤其是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因为探究性学习应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社会和自身的学习生活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能促进学生发现和解决未发现和未解决的问题,最终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是一个值得持续研究的话题,而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除了创设故事情境、生活情境以及角色扮演情境之外,还可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创设多媒体情境、游戏情境以及音乐情境等。值得一提的是,教学情境创设应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

总之,教师应不断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点击次数:14  发布日期:2022/5/13 8:51:3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