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谭中平
论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四川省岳池县石垭小学 谭中平
摘要:以奠基为目的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提高有效性就必须做到多法并施,实施情境化教学和生活化教学等多项策略,在注重知识有效性和学习过程有效性的过程中以确保教学有效性得以提高成为现实。本文探讨了创设学习氛围、采取合作探究学习、实施生活化教学以及利用多媒体实施等四项提效提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提高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近年来新课改的重要主题词,也是一线教师为之努力的事业追求。但从众多探索实践来看,教学有效性还不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努力。小学数学作为奠基教育的重要平台,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全面推进“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其意义更加重大。为达到新课标赋予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数学教育”的理想目标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有效性,而创新策略无疑是其最好方法。
一、精心创设愉悦学习氛围
实践证明,宽松、愉悦、活泼的课堂气氛能带给学生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这种满足和快乐是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原因。作为教师,要加强课堂学习氛围营造,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学习情感。特别是创设极具情感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兴趣,诱导思维参与。
(一)情境创设做到目的明确。大凡课堂,都是目标实现的地方。每一节课都是带着任务而来,为实现目标而来。而情境作为教师目标实现的载体,自然也是为目标达成服务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在教学设计时就已作了安排。这种安排实际上就是赋予了情境实施的目的。这一点,教师只要精心备课了的,其创设的情境一般就没有多大随意性。而对于一些教师备课不充分的,在课堂教学时就有可能临时创设一个情境,这种情境很有可能出现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当等问题。这种为活跃课堂的情境作用是不明显的。我们在提效教学中不倡导这种情境的实施。
(二)情境形式应符学生特征。不同情境形式有不同效果,课堂上为了提效,我们总应选择离最好效果最近的方式来进行。我们知道,情境创设方式不同而有不同形式,如以问题为载体的问题情境、以故事为载体的故事情境以及类同形成方式的活动情境、操作情境、游戏情境等等。提效教学的课堂到底选择哪种情境应先内容和学情实际来作决定,例如,对于低段的角的认识的教学我们就可以选择媒体情境和生活情境来实施,对于高年级的圆的面积、圆柱圆锥体积极的教学就需要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动手其中学探索验证。不过游戏情境、竞争情境等学生年龄特征所需要和爱好的东西则可对应各个年级。
二、采用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以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为径的学习。在新课标践行中这本属于两种方式的学习方式合二为一了,在提效中更彰显提质追求。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新的实践路径引领学生在合作的平台上充分发挥主体性、主动性作用,使之既体验过程又收获到相应知识。例如在教学《东、南、西、北》时我们就可实施这种方式进行,在唤醒学生方向与位置的记忆的基础上回顾前后左右上下这些方向的确定方法,以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能用这种方法来辨明东、南、西、北。于是出示两个问题,前后左右上下是变化的而东、南、西、北是固定的,太阳出来不会因为我们而改变升起的位置。于是引导学生分组、采取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在学生合作读完教材基础上引导学生变教材上的儿歌为动作示范,让学生在组内实践中对东、南、西、北辨认并描述。这样教学,整个课堂分为五六组,学生间采取我说你判断或我做你说的方式共同达成“能用简单的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的教学目的。
三、实施生活化教学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这种生活应用的思想,结合内容不失时机地将这种应用落实在课堂中。这就是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源于生活的特征非常明显,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学生身边事物的抽象概括再现,教学时应将其返向到生活背景之上,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一)》中的4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就可举动物的四条腿、桌子的四个角作为因数来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这样实施,生活化很明显,实用感体会深。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我们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要注意,一是创引进的生活要具有典型性,二是要具有开放性,三是要具有多元性。
四、运用多媒体强化巩固训练
随着5G发展,“班班通”工程迎来了聚焦课堂要质量的运用倡导的春天,以多媒体为载体的现代科技与教育结缘发生了融合。相对于传统教学,运用多媒体优势较多,它可以在创设情境、化解抽象、增大容量、强化巩固提能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实践中,教师作为提效主力军,必须为多媒体有效运用加强课前准备。将教材内容视频化,将习题动态化,这样学生不论是在新授学习中还是课中巩固练习的平台上都可以得到激趣培养。特别是巩固练习,多媒体一改再改判断激励运用,提升了过程体验感。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巩固环节我就用多媒体作为练习载体,让学生通过对话式的提问让学生参与到巩固练习中,对学生作业进行判断并给予评价,对学生掌握比较好“平均分”这个概念的还进行表扬。这样的运用是有效的,必能在助力学生提能时又能增强信心。
随着“双减”推进,提效提质呼声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更加响亮。作为一线教师,要勇于担起的提效育人重任,创新策略,使课堂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好地方。这样才能通过一课一课地教学来让我们的学生获得更好地能力提升和数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春林,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刍议[J].教学与研究,2021年。
[2]刘四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教育,20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