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构建语文新型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杨玉梅

构建语文新型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杨玉梅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仁和镇中心小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很大变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建构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一、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在语文课堂上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在“放”上做文章,如: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方面的开放,重视探究发现法,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美国芝加歌大学教授瓦布提出的“探究式学习”都值得我们重视,让每一位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去体验,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如:《月光曲》中“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一句,学生质疑:盲姑娘说的话是随便说说吗?(不是)既然盲姑娘的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发自内心的,为什么要那么说?听了盲姑娘的话,贝多芬怎么想呢?如此坚持下去,每位学生定会在探究中有所发现,长期坚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不断提高,从而克服“以知识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生”的传统学生观,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的新的教学观。

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完善学生个性

陶行知先生说道:“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可见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自主学习对学生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一种强烈的内心反应。学生一旦具有强烈的内在需要,就有了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愿学、越学越爱学,能事半功倍。因此,自主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主动的学习,学生自然会深入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如,学习《荷花》一课,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自主学习,然后交流学习心得,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选择内容的原因,有的人甚至还画了一大朵漂亮的荷花,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的表达方式,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积淀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意识全部被调动起来了,真正体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论断。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还可感受到他自己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景象。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别人好的看法还会潜默移化地影响一些学生的个人观点。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把书读“活”的好处,使其个性不断完善。

三、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思维是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智力的核心因素。教学的实践证明:要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砥砺学生的思维,以达到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就是要善于把学生思维的导火线很好的点燃起来,并加以引导发展,使之燃成燎原之势。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儿童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如《小鸭子得救了》(看图编故事)一课,图中画了一只小鸭子掉进一个深坑里,提着一只桶的熊、拿着一根竹竿的小猴、小象都来到坑边。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真领会图意,让他们讨论:怎样才能把小鸭子救出来?同学们积极思考,热烈发言。有的说:“小熊提水灌进坑里,让小鸭浮上来。”有的说:“小猴把竹竿伸进坑里,让小鸭爬上来。”这些办法,哪些可行的呢?哪个办法好?为什么?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比,学生在求异思维中领会到用大象鼻子把小鸭卷上来,这个办法最好。最后又进一步问:“假如你也在场,你会用什么办法把小鸭救上来呢?”学生们又纷纷举手发言,说出了许多救小鸭的办法,我对这些办法一一作了肯定。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有价值的答案出现的概率就愈来愈大,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性方向发展,经常这样就一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注重教学科学评价,体现人文教育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也要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教师在时时关注着他们细微进步,并和他一起分享这种进步带来的快乐。

例如:在教课文《家》时,我讲完课文后,“这首诗写得多美啊!现在让我们也试着做个小诗人,用‘什么是谁的家’这样的句式来说。有一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夜空是星星的家,夜空也是月亮的家。”我马上由衷地把掌声送给他,“你说得真是太美了,还一下子说出两句这么美的诗句,老师都佩服你了!”这个学生美滋滋地坐下了。于是其他学生也争先恐后地回答。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当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还都意犹未尽。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构建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生心灵的引路人,让语文课堂成为一首师生共同演奏的交响曲。让我们带着激情在漫长的教学路上,做好“引路人”,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师生共同打造新型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点击次数:12  发布日期:2022/4/19 10:25:1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