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有效的语文教学可这样来进行王 俊

有效的语文教学可这样来进行

  四川省简阳市三合学校  王俊

摘要:有效的语文教学不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讲了多少而是让学生较进课堂时有了多大变化。本文探讨了让强化趣味营造、培养自能阅读能力、重视激励评价应用以及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培养等让有效语文教学变成现实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  实施  进行

何为有效?怎样有效?有效的语文教学又何以教?带着这些问题,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课改路上我们不禁要问这些看似浅显却又高深莫测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涉及很多问题的问题,萦绕着不止我一个从教者。自践行新课标以来,为了把其要求一五一十地落实到教学中,惠及我们的培养对象,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才,我们必须使语文教学从“慢、费、差”中扭转过来,踏上课改专列有效飞奔起来,使教更有效度和温度。在这几年实践中,我不断寻觅有效教学策略,在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我认为有效的语文教学可以这样来进行。

一、有效的语文教学离不开趣味营造

兴趣是“我要学”的原因。大凡有效的语文教学都是在具有强烈趣味氛围中实施的。特别是在开课这个环节中更是无趣不开课。很多教师都特别强调激趣工作,希望开课就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不学不快。故而,短短的两三钟就成为了教师极力想营造趣味氛围的必争之时。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的引入时我看到一位教师为了使其有强烈的趣味就将这一课作者欲表达的秋天的特征---美丽、丰收、欢乐变成了图文并茂的视觉刺激,通过富有动感和音效的视听画面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这样的引入发挥了很明显的激趣作用,学生个个都想进入秋天去赏光。有了这种欲望再接着教下去,自然就将有效二字拥入囊中。

二、加强学生自能阅读能力培养

有效的语文教学不能只有教,还有更多的学生学。在教学为对话的界定中教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有效的语文教学准确地说应该是有效的学生学习。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才是有效二字的重要体现。作为一线教师,在践行学生主体理念的新课改征程中一定要把学生自能阅读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因为其可以实现不教自能学的效果,能助力教师教更有效。我们要知道,通过自能阅读获取而来的阅读感受和与文本接触对话的体验,很多是我们讲解分析教学所不能带给学生的,如感悟、语感、审美体验、想象力等,都不是“我讲他听”所能换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这些的实现都需要学生自能阅读。所以,对于阅读教学的问题,我认为首要的做法就是要转变自我教学观念,把分析的功夫不如下在转向到引导学生阅读上来,多措培养他们自能阅读的实践方法和能力,促使形良好的成自能阅读的习惯,以此激趣煽情,形成阅读内驱。有效的语文教学即使不教学生自身也在尽力促发展了。这不是更高效吗?值得注意提,要让学生具备自能阅读能力就必须重视方法授予和兴趣培养,当他们形成习惯了就会不教自能学。

三、有效的语文教学更重视激励评价的应用

人不激不奋。每个人内心都想获得肯定。实践证明,不论是来自教师翘起的大拇指还是同学群起的“啪啪声”都会让学生内心几天内都泛起波澜。作为一线教师,要想将有效二字获得就必须不要吝惜那表扬声,尽量用激励评价去换取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为此,我们教师要衣时发现学生的优点,捕捉亮点,并送去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体验到喜悦,即使有时他们想的不全,或错了,也要支持,这样他们才能勇于探求,才能发挥出聪明才智,也会让沉寂的课堂变得活起来,课堂教学效率也会随之的到提升。例如,经常给予学生以下评价“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你的看法很独特”“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你努力,你一定很棒”等等。实践证明,再不乐意学语文的学生也会在激励评价下跃跃欲试,甚至想再获得一次激励。有了这种“冲动”,他们学语文的兴趣和对语文学习的情感自然也就高涨了。所以,在这几年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总结中我自然就将重视激励评价的应用这一手段列入了其中。

四、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将听说读写培养协调推进

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是语文能力发展的外观体现,是看得见的能力。我们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高效就主要看学生听说读写方面是不是较进课堂时有了明显变化。虽然一堂课由于目标不同而各有侧重,但这四项是基本能力不可偏废。仅重视读写能力培养虽然在“教以应试”中立竿见影,但忽视了听说能力培养仍然会导致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不平衡,仍然不能实现全面发展或较好语文素养的实现。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能力训练中我们强调学生听说读写的协调发展,即使是读的题目也可以将听说写结合起来进行,多种感官的协同自然就会促进多能力的发展。又如,在《桂林山水》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仅将课文内容分析作为重点就只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还要将读、说、写结合,把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方法以及作者观察方法---移步换景进行导游式简说,然后再模仿写法。这样就将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综合训练了,学生经历这样的教学,自然就会获得多样收获。再如《颐和园》这篇课文在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中就是最好的范文了,教学这课其实不用多讲,只需引导学生模仿按其写作时的观察顺序将学生所在校园写一次,他们自然就懂了这是一篇怎样的课文,写了哪些景点?怎么写的?他们一下子就懂了。《四季之美》在以时间为序的写作教学中也是不可错过的好例文,教学时只需将读写结合就可获得有效结果了。

当然,在我总结归纳中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还是有好几条的。作为一线教师,在乘着提效提质的课改专列中欲将要求变实现就必然在创新和优化主题上作努力,使教更助力于学,更有效率和温度,让学生真正能获得最优化的语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刘传龙,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J].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

[2]夏成华,语文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策略探析[J].教育现代化,2020年。


点击次数:14  发布日期:2022/4/19 10:24:5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