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应用黄 波
探究性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应用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黄波
摘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应用是新课标的强烈要求,其作用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数学课堂实施应用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意义谈起,探讨了探究性教学实施应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实践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性教学 实施应用
应新课标倡导而落户于学校课堂学科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这一策略,得到了一线教师的积极青睐,其广泛的实施应用表明了这种策略在育人成效方面是非常显著的。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抽象性极为明显地研究事物数量关系的学科,应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实施,不仅应了新课标要求也促进了学生更多更好的发展。探究性教学这种策略的应用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之上的一种独立探究或合作探究,虽然模式不是很多,但操作过程是极为灵活的,参与对象也是可以采取不同组合来进行的,故而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应用还是具有很强的变化性。正是由于这种给了教师过多的操作空间的另一面性就是易出现误区,甚至教学效果低下,故而我们有必要共探数学课堂中探究性教学的一些实践应用做法。
一、数学课堂实施应用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探究性教学虽起源很久但真正普遍性运用是在新课标实施后,作为倡导的方法,应该是得到了很多一线教师尝试并收获到了多重教育意义才开始推广的。所以,其实施意义应该是多样的。经过“双主双优”教改实践,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引导、组织教学活动开展中的主导作用,探究性教学正式落户各门学科教学中,并成为教改背景下教师“优教优学”的主旋律。现在不仅有了自主探究还有合作探究等多种运行模式。实施这种教学法于数学课堂中,在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探索中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时的自主性和合作时的互动性、以及促进生生对话的思维交流性以及提升课堂质量的实效性。特别是一些后进学生,由于“跟着优生混”,得到“带动”的他们有了更多学习成功的机会,也从协作中看到了别人如何学习的优点长处,从而在学习榜样中也提升了自我学习能力。除了这样的作用外,数学教师作为数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的实践者,新方法自然需要新能力,也就是说,此法的广泛运用,对于促进教师成长也是大有作用的,在弥补传统教学之不足的同时也让教师、学生都能各得其所。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探究性教学实施中的主导作用
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应用,其自身有一套相对稳定教学流程的,即创设生活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抛出困惑问题、问题解决探究(交流、汇报、形成正确认知)、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这样几个流程。这当中,教师是主导者,是探究性教学的组织实施者,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就必须更积极地发挥主导作用。
(一)教师要力促自主、合作等多种探究活动的开展
不论是自主型探究还是合作型探究都离不开教师的大力引导。在探究性学习实施之前教师强化引导不仅能使学生探究方法更多、探究项目更细、探究目标更明确,还能使学生的探究之路走得更远,更富有育人意义。因此,强化探究前的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在这儿的主导作用就要体现在这种引导上,以促进探究性学习活动更好地开展。
(二)教师要力促探究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
教学从来都不是单项的,对话互动是描述教学的最好词汇。探究性教学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策略创新,但仍是教学的一种形式,仍是以对话互动为特征的课堂模式。因此,在实施前、中、后等多个环节中仍然要力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好的对话互动展开。其方法除了激趣外就是适度引导和搭建共商平台,特别是在合作探究教学中更需要教师在教材、学生、探究这三者之间穿针引线,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寻找问题解决素材,甚至是提供方法。在合作探究中还可以促进组与组之间的配合,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解决,可发挥多人协同等方式来进行。
(三)教师应为合作探究有效展开提供必要资源支持
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必要资源支持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又一个重要体现。不能袖手旁观的教师除了授予方法外还要提供一些探究性学习资源,目前主要是学习数字化资源,如课例、微课等,当然如果能提供网络平台就更好,让学生把探究的触角扩大到更大平台上去,同时获取更有意义的学习探究。例如《勾股定理》知识的学习网络上就有数不尽的视频,教学时我们就没有必要非让教师本人上课,现在的智能一体机可实现一键引源的效果,直接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学生利用视频资源探究学习,自然也可以完美地获取知识。
三、数学课堂实施应用探究性教学的实践方法
(一)强化激趣增动力。探究性学习虽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并未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仍是关键。因此,激趣,增动力就成为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一个重要追求。为了开展探究性教学,教师不能开课就教,要重视策略创新把学生卷入到探究行列中来。例如《立方根》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能用开立方运算的方法求出一个数的立方根和感受到立方与开立方运算的互逆性,在导入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计算平方根而获得信心的基础上进行导入,让学生去探究立方根。这样既有兴趣基础又有探究欲,学生探究起来就有动力。
(二)强化过程引导。强化过程引导并未抢了学生主体的“风头”,只是我们教师应注意的是在实施探究性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不能变成过多的讲解,要体现方法的授予性和疑难问题的点拨性。特别是在展示汇报探究效果时教师的引导更有讲究。在汇报中,很多学生归纳概括出来的结论要么是结论不正确、要么是表述不准确。这时的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或对成果进行导向总结或对表述进行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其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穆淑春,谈探究性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
[2]田瑞伍,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