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高海霞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高海霞
(陕西省延安市新区第二中学(小学部))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科学化,使其既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要求,又让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 内趋力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感受数学的奥秘、体验解答数学习题过程中创造与挖掘不同的解题思路,以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喜悦,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以人为本,促进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上。那么教师要如何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去探索知识从特殊到一般的本质规律,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思维与个性的发展,是推行新课程教学改革后老师们都在着力思索和研究的内容。这里,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
要使学生真正起主体作用,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主动发展的空间——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学生来说,他们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思维才能活跃。教师应注意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和蔼可亲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有效地创设情境,提供诱因,使学生那些潜在的力求学好的内在动力,变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要,从而学好数学。
1.自制直观教具,引发学生兴趣。教具的使用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手段,是服务于数学教学的。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厌其烦,积极主动地设计和准备教具,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使用教具时,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要求恰当地予以出示,努力做到适时、适度、适当。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以其色彩绚丽、直观形象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的动因,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课堂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把主动参与的火焰点燃,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有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内驱力。有了兴趣,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创设各种探究的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学生尽快地进入一种好奇,渴望急不可耐的境界,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知。例如第一册“20以内加减法(二)”减法部分88页中展示了“小小售货员”的生动图画。课堂上,我首先巧妙的引出看图观察问题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商店瞧瞧,你们愿意吗?好!让我们坐上心爱的小马车准备出发!(音乐起)此时,同学们情绪活跃,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动物商店到了,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画)1.商店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会想些什么?2.根据这幅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对学生产生较强的诱惑力,以激起学生急于探究结果,获取新知的心理状态,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很自然进入主动探究新知的学习活动之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数学与生活实际要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 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
如:学习《图形的认识》中正方形时,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在讲解中我对学生这样说:“刚才你们已经找出了正方形的秘密,有的同学提出投影幕是正方形的,家里装修的地板砖是正方形的,我们对薄纸可以用折一折的方法找出答案。那么,对一些我们不能折的东西,不能确定是正方形东西怎么办呢?”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不仅 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估算、估计的能力和测量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换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
数学是源自于生活的,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内容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尽量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让他们觉得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抽象难于理解,相反它就存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
总之,探究是学生认识知识,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须学会用他人的眼光发现问题,学会与同伴密切地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这样,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等才能得到发展。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力求引起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他们想学,让他们获取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爱学,提供给他们更多自己创造的空间使他们能学。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为自主探索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