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游戏策略在学前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漆 棋

游戏策略在学前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中心幼儿园  漆棋

摘要:在学前幼儿教育中,要提高其活动效果,我们可将活动游戏化,通过创新游戏形式和内容施教,以引导幼儿在活动参与中体验并获得教育、培养。

关键词:学前幼儿教育  游戏策略  有效应用

爱游戏是人之天性,只是幼儿更甚之。幼儿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趣味性。德国教育家福贝尔曾说到:“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可见,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还具有众多作用。因此,学前教育幼儿中,我们就可把游戏策略应用于实践中,让幼儿在游戏参与中经历、体验,并获得有效教育。这才是我们应用游戏策略施教的根本目的。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融入了具有教育为主的游戏,有明显的认知目标性。下面,我结合自身多年的学前幼儿教育工作,谈谈有效应用游戏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一、精心设计,使游戏形式灵活多变

学前幼儿教育,都是活动化课程,以活动为载体,融入认知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和情感目标。在这样的活动中,如何把教育目标实现,就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活动过程与方式。落实到以游戏为载体的活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来着力。当然,更多的是形式,对于幼儿来说,形式的变化也是新游戏,对他们吸引力也是较强的。例如,为了让幼儿认识几何,让幼儿更好地记忆图形及相关的数学几何知识,幼儿园会在区域放置很多颜色、几何形状不同的卡片,并对这些卡片进行编号。然后老师会要求小朋友根据老师的口令找到相应的卡片形状。比如让小明找到所有的三角形卡片,小白找到所有圆形的卡片,小红找到所有的长方形,并让他们统计每种图形的颜色情况,最后看看谁完成的最快。在这个游戏中不仅可以激发一个幼儿的兴趣,也可以使幼儿更有动力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几何,感受乐趣,充分激发幼儿的潜能。通过游戏来激发幼儿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从而帮助儿童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只有不断创新游戏,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提高儿童的理解能力。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将游戏教育融入到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来。

凸显主体,充分尊重幼儿爱玩的天性

幼儿是学前教育课堂中的主体。活动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在强调安全的前提下凸显主体,让幼儿在积极参与中满足爱玩的天性。要知道,应用游戏策略,本身就是追求的“玩中学”,“玩”是方式,“学”才是目的。因此,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幼儿爱玩的天性不要用成年人的命令来约束孩子,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此,我们应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帮助他们完成游戏规则的设定等。另外,要鼓励幼儿之间多交流,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增强幼儿之间的感情。活动中,也可以让幼儿互换玩具,互动玩耍,充分发挥玩具材料的积极作用,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多年幼儿教育实践告诉我,对于幼儿而言,“正统”不如“卡通”,在其教育活动中,我们只有凸显幼儿主体,才能充分尊重他们爱玩的天性才能让他们在参与体验中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

创新施教,游戏与教育要有效融合

传统幼儿教育,方式较简单,大多是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方式进行的。而且,还是采取“学前教育小学化”方式操作的。这种操作实践与“纲要”(试行)关于教学内容的要求是相悖的。因此,有效的幼儿教育,不仅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外,还要在此基础上创新施教。我的观点就是要将游戏与教育有机融合,以创新游戏形式来体现创新施教思想,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充分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比如,老师教幼儿了解水果和蔬菜时,以往老师用观察的方式,直接告诉幼儿苹果长什么样子、梨长什么样子。在新时期要对传统的幼儿教育活动进行创新,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做买卖蔬菜水果的游戏。在这场水果交易游戏中,幼儿必须记住蔬菜水果的名称,也要了解各自的形状特征。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促使幼儿在遇到问题时主动提问,也可以教会幼儿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扩展幼儿对生活事物的认知。

注重参与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体验

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是我们实现有效的重要前提。激趣和煽情是诱发参与的有效方法,鼓励更是将那些腼腆、内向孩子推向活动中央的重要策略。当然,全靠这些手段也是不够的,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应让幼儿体验到活动自身的乐趣,即有良好的体验愉悦感。实现这种效果的方式,就是角色扮演,既培养了学生参与兴趣,又能提升他们体验感,激发孩子们的热情。比如,在龟兔赛跑的故事讲解中,老师可以鼓励幼儿扮演乌龟和兔子,然后用积木构建起一个大讲台,让乌龟钻进门,让兔子跳过去等,切实的让孩子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感受到游戏的新鲜刺激,最后让幼儿改变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扮演感受。这种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到快乐,还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幼儿的体质。通过让幼儿充分地进入到游戏教育中,可以发挥幼儿的智慧,可以增加幼儿的兴趣,还可以刺激幼儿的潜力开发。

总之,游戏策略在学前幼儿教育中有着广泛应用,也是我们提高其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在实践中,我们应充分应用,而且要赋予其更多新的方式,更好地与认知、能力、情感等目标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提升幼儿教育活动效果。当然,也应注意一些问题特别是游戏的安全性,尤其是一些消耗体力和需要动手能力的游戏活动,更需要我们注意幼儿的人身安全,避免他们受到伤害。

参考文献:

宇,幼儿园中游戏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J].幼儿教育,2018年。


点击次数:36  发布日期:2021/6/11 8:48:0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