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堂提问技巧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刘 平
把握课堂提问技巧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刘 平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最主要的交际场所。而提问又是课堂上的最主要的交流模式。“课堂提问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教师恰当的提问能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课文及相关内容等进行积极地分析和思考,学生的提问能解决自己在学习当中的疑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馈教学中遗漏的难点。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学生语言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的提高。
一、循循善诱,注意提问的启发性
教学是一个不断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激发他们的思考,打开他们的思路,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最终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集体讨论,相互补充,水到渠成地导出结论,完成教学目标。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只有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才具有价值,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一定要做好对启发性作用的融入,以确保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对学生思维模式产生启发,为他们的语文知识水平提升和语文思维能力提高带来帮助。
例如:《大瀑布的葬礼》。先让学生观看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枯竭过程录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提问:“大瀑布即将无奈地走完她短暂的人生之路,面对一群群深深伤害过她,又来祭奠她的人,大瀑布想说的话是什么?”学生回答:“如果我是大瀑布,我想说的话是,我的今天就是你们人类的明天。”“你们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我对这位巴西总统有意见,你为什么不早惩治乱砍滥伐的人?”。这样的提问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充分将学生引入到情景当中。在学生的问题中体现了学生参与精神,在学生的回答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问与作答的结合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实在训练。提问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语文的热爱,对学习充满信心。
二、张弛有度,注意提问的层次性
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高度。老师提问时,要站在孩子的高度,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特点,恰当把握提问的“度”,做到张弛有度,难易适度。学生认识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遵循这一认知规律,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比如在讲《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口头描绘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然后与课文中写的新型玻璃进行比较,找出现有玻璃的的不足。这种方法很值得提倡。对于课文的学习都应该提出一些有广度的问题。课堂提问一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如要求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别型、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差生,第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第四五种主要针对优等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各有所获。
三、因势利导,注意提问的灵活性
课堂教学是千百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来等。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等待或追问学生。要多运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如《一个降落伞包》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到重庆去,同行的还有小扬眉。在飞机遇险的情况下,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课文的思路是“飞机遇险——周恩来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飞机脱险了”,根据文章的思路,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况非常危险?2在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小扬眉没有伞包,周恩来同志是怎么做的?3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这些动作是在短时间里进行的?4从这些语句中,反映了周恩来同志怎样的崇高品质?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提问中,学生能深切地感受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品德。
四、因材施教,注意提问的全面性
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提问,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课堂提问的方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应该将班级内语文学习处在中游的学生作为提问的立足点,然后辐射全部学生。
比如,在人教版《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课文中写的是在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样提问的优势,是能让全部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回答之中,学生在回答完毕之后,随着教师讲解课文的逐渐深入,教师再接着问:你能从救援队的动作中想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让思维相对活跃的学生来回答,这样整个课堂气氛就调动起来了,也能让全体学生都参加到教学之中。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而对于教师来说,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堂课中提出一个巧妙的问题,往往能够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课堂提问需要进行科学地设计,创新课堂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坚持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风采,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