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效策略翟俊峰
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效策略
四川省蓬安县河舒镇柳滩小学校 翟俊峰
摘要:要让数学课堂达到高效教学效果,我们应必须选择提效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组合实施,使教学的每个环节更优化。本文探讨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实施生活化教学、运用多媒体助教和选择开放式练习内容等五个方面的提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提效
在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而开展“五育并举”大教改背景下,要将新课标中“让学生获得最好的数学教育”愿望变成现实惠及学生发展,我们就必须加强教学提效的策略创新,使之更符合本班学情需要和教师自身实践。在这几年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一直在探索与反思教学策略选择的有效性问题,希望从中能探寻到真正有助于优教优学的一些好方法。下面这几个策略我自认为有效的提效策略。
一、建立良好互动的师生关系
这个虽然不是直接能提效的策略,但对于我们提效的帮助是很大的,因为有效教学需要让学生主体站出来与教师对话。传统教学就是忽视这一关系建构,而导致很多课堂教学都是教师“唱独角戏”。在今天“以学彰教”的课堂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互动的前提,是对话的基础。因此,在开课后我们就应注重氛围营造和学生兴趣培养,让学生把注意力从课外转移到课堂而达到“收心”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教学语言亲和力的发挥,让学生受到感染而不断改变自己,养成良好听课学习的习惯,并产生“我要学”之需。这样我们才能为新知教学奠定良好的人脉基础。
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参与,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参与是前提。我们加强互动师生关系的建构是为了让学生在心理上有参与的意愿。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在于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自愿发挥。因此,在数学教学时,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能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才能感受到真实的学习过程,才能体验到新旧知识在头脑中进行建构融合的过程。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激励和表扬这样的评价,让他们扬起自信而不断释放主体性。这样,学生就慢慢地能感受到自我学习效果的提高。当学生拥有自主意识并能够自己获得知识时,即使教师的“不催”他们也会“自能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数学教学提效也就实现了。而在实践中,为了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并增强小学数学的教学影响力,我们还有必要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让学生在体验到实践成功中增强自主意识。为此,除了搭建平台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拥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他们独立学习或展开探究式练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变需要为实践,积极进行数学知识应用,并提升自我数学应用能力。
三、实施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数学教学回归现实的重要策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规定数学课程的有效教学不仅应考虑数学本身的特征,而且还应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数学现实。为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就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展开,从学生当前的生活经历入手设计,并在课堂上实施生活化教学,特别是在新知引入和新知巩固中,更要体现生活化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生活化思想渗透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习得。这样才助于他们具有生活化意识也促使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而进行问题解决。这是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提高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提效之策。
四、选择开放式的练习内容
选择开放式的学习内容是让教学开放的重要基础,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多年实践告诉我们,有效的学习数学不能是重复性的解决问题的练习,那样只会加重负担而伤了学生兴趣。在新课改中,我们应将现实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纳入课堂,尽可能地选择开放式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可以对此产生兴趣而释放主体性。我们知道,开放式学习内容有利于改变了学生习惯性的练习模式,挑战他们已有认知,要求他们从新的角度去思考。经常选择这样的开放性学习内容,融合在课堂练习中,对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特思维是大有裨益的。例如,要求学生使用运算符号、括号等方式使下面的式子成立:5 5 5 5 =1;②5 5 5 5 =2;③5 5 5 5 =3;④5 5 5 5=4。这样的开放式学习内容供学生练习,不仅有利于激趣增强他们挑战信心,还可以使学生乐于思考寻找办法。除了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外,我们还要把那些问题不完整或条件不明确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这样的练习更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竞争的学习环境。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的强大功能是我们实现教学提效的重要保障。只要能科学合理运用,其给我们带来的良好教学效果就可以成为现实。多媒体在导入环节的运用主要是为了激趣,在新知教学中主要是为了创新情境而唤醒学生已有经验,同时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多种感官投入到学习中,以增强感知力和理解力,从而达到化解难点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面积这个概念时,很多学生就不能区分面积和周长的具体所指,容易混淆。教学时,为了化解难点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呈现的方式,让学生对面积所示的区域进行闪烁展示,对周长的理解可以让一个小动物如乌龟围绕某物体边沿爬一周。这样学生就能理解面积是面的大小而周长是一周的长度了。又如,角的概念教学,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来助教,同样能达到高效的预期。
当然,实践中的提效策略是丰富的。不同教师的教学选择与实施也各不相同。因此,我认为各班情况不一,我们最好在自班学情分析基础上来进行针对性的选择或进行方法组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变希望为现实,获得高效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晓燕,论小学数学的课堂优化教学实践[J].科普童话,2017年。
[2]廉红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