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探析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李亚美

探析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

李亚美

(湖北省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七里坪初级中学)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行为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和引导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对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是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初中阶段都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教育已经逐渐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付诸具体的实践。为了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到实处,发挥其必要的作用,并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必须将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配备专业的教师,给予学生最好的引导。本文根据目前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对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如下探究。

一、更新教师教学观念,适应课程改革要求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能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要做一名出色的引导者,组织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能力,因此,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精神,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明确重难点,将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找到教学的突破点,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自觉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钻研精神。在道德和法制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虽然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但是学生没有锻炼自主发现和探索的能力,他们对新鲜的事物不能更好地理解,这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从未来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考虑,我们不能单纯地让学生学习知识,应重视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此外,课堂教育要围绕人生价值观等内容进行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与道德相关的视频,看完后让学生针对道德问题谈感受,老师再总结学生的发言,并告诉学生正确的道德观。或者让学生对一些案例进行分小组交流,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学生处理道德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实施师生互动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课堂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要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不要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要让学生觉得可以和教师谈心,从而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学习《我的中学时代》这一课时,由于七年级学生刚进入中学生活,他们对中学的生活有着很多美好的憧憬,我就将课堂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并鼓励他们交流自己理想中的中学生活应该是怎样的,然后加以细致入微的引导,让学生发现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机会。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发现中学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参与集体生活的机会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互动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联系生活实际,加强自身情感体验

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归根到底还是要寻找与生活相关的元素,在课堂中要力求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联系身边的经历来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让他们做到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记住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才能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人才。

例如,在讲授"自救自护我能行"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哪些意外或者危险发生的时候可以自救自护,遇到该危险的时候采用什么方式自救自护,为什么采用该方式进行自救自护等课题,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言,比如地震、火灾等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是该往楼上跑还是往楼下跑?是坐电梯上下还是走楼梯上下?然后给同学们3-5分钟时间讨论这两个问题,最后由老师讲解在发生地震和火灾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自救自护,并为学生解释采用该种方式自救的原因。这样运用生活中我们身边会发生的事例进行讲解,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之处。四、引领时事热点 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以充实教学内容。教师借助实践类教学活动的开设,组织学生深入到现实生活中来,通过慰问贫困户、走访敬老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捐赠希望小学、观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热点等方式,全面了解身边发生的事件,并鼓励学生在活动参与和信息获取中,摘录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与全班分享,并结合所学内容剖析事件实质。

如在学习维护国家利益这课内容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查阅史料,了解何谓国家利益,作为学生需要如何维护国家利益。让学生开展论述,探讨如何让公民更好地理解国家利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让身边的人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对于个人而言有何种意义?学生在探讨中教师可运用视频教学法,为学生直观呈现知识;或者引入导图学习法,以问题为导图的关键点,以点带面地进行知识内容的综合论述;或者开展论述教学法,即让学生自己总结答案,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论述,给出答案获取的依据。学生在总结和分析的过程中能对热点事件本身有直观认知,开始深入地分析问题的实质内容,并能使用政治的角度解读事件,实现知识学习的活学活用。

总而言之,初中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强引导,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道德观念和法治知识,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良好的锻炼。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明显,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而这也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


点击次数:15  发布日期:2021/5/15 16:42:4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