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有效运用加 莉
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有效运用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秋窝乡第二小学 加莉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获得较高运用有效性,就需要我们在精心设计、制作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运用,根据教学目的需要,可置于课前、课中和课后。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微课资源 运用 有效
微课是科技助力教改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虽然只有五六分钟的时长,但如果能科学合理的运用,不仅能取代传统陈旧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使课堂新颖有效度,而且能激趣,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热情,使学生主体性更能有效发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其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微课,也称微视音频,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的一种有效探索形式,可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而且传播快,便捷,在无线网络全覆盖的今天,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得到有效支撑,不仅适合固定学习点的学习,也适合移动学习,有利于满足学生学习个性化需求。而我在这几年小学语文教学中,也经常探索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场景和功效,获得了一些实践感受。下面,结合实际,论之心得。
一、课前,有效运用微课资源设置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初步感知
预习,是“预则立”的实践,本应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学生语文自主实践的培养平台。然而语文教学,将其忽视没有开展。而新课标强调自主探究预习,凸显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多策略、多路径展开预习,实现新知的初步感知和内化。而在传统教学中,语文预习过于简单,只是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预习缺乏针对性。而在今天,教师可以提前预习作业前置,将带有预习要求和语文实践的微课通过班级微信、QQ、钉钉、一起学等工具分享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或课下时间自主观看将要预习的课文,微课预习不是盲目预习,要有针对性、分层次布置预习内容,这样的预习更有效。例如在对《搭船的鸟》教学时,可结合教学目标可设计预习内容: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是什么结构,并思考作者的描写方法。还可以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做微视频,在观看前提出问题,再将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和翠鸟进行展示,并分析人们如何与动物和谐共处,并在促使学生能够在观看后进行交流,这样可以保证预习的针对性,从而高效的理解课文,提高预习的效率。
二、课中,有效运用微课资源开展趣味教学,增强语文学习情感
(一)创设情境,化微课为激趣手段。针对小学生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特征而展开,利用微课来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走进语文。如思考怎样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为了增强教学趣味性,教师可以先通过影视视频让学生观看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浏览丰富的物产,给学生产生更立体地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认知和感受。这样,就可使学生对题目中“富饶”二字有着深刻理解。接着可以用近镜头将海底的风光表现出来,在表现海底的美丽景象和丰富物产时可以配解说,更直观、生动地把海底世界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最后抛出一系列问题:西沙群岛美吗?你认为美在哪里?你喜欢西沙群岛吗?能用上你学过的好词好句或一首歌来赞美它吗?说说认为美丽的地方或自己的家乡,为学生营造一个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趣味课堂,使学生们乐学,培养对于语文的兴趣。
(二)搭建探究平台,化微课为引领载体。语文知识内容繁多,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传统教学由于“宣讲式”的单一,其教学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教师可将微课资源为引领载体,融入到知识探究学习中而成为探究平台。通过有效引导,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教师还能与学生互动,使课堂效率达到高点。如在学习《父亲、树林和鸟》这文时,当我们学习到在树林中父亲望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学习时,教师采用微课将雾蒙蒙的树林立体呈现出来,通过观看雾蒙蒙的树林,让学生仿若置身在这片树林里,然后让学生扮演一棵站得直直的树,再引导学生想象,此时没有呼呼的风声,没有喳喳的鸟叫,你的树枝上站满了鸟儿,你会怎么做出什么样的举动?为什么这么做?你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更深入文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父亲的爱鸟之情,让学生产生共情,心中也充满爱——爱鸟、爱大自然。
三、课后,有效运用微课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提升语文实践能力
微课资源不仅可用于课前、课中,还可用于课余,引领学生开展语文实践,以帮助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实践中,基于微课特性,教师在微课运用过程中,结合语文教学实际需要,设计一些可以引发学生积极动手、动嘴、动脑等相关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触语文材料过程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想。在学习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一些网上影视资源——动画片、电影或制作的微课视频《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先观看,写出观影体验或读后感,或者借助微课激发灵感,以表演的形式展开语文创新实践。让学生在自创自演的语文实践中,既培养表演能力,创新能力,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语文的学习兴趣。
总之,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引发的新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我们应认真挖掘其教学功能和意义。实践写明,微课教学能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我们在信息化背景下进行科技助力教育的最好做法了。但是,目前能有效运用于语文课堂的微课资源还不够丰富,而且付费的较多。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深入对微课的探究,加强微课资源创作。我认为最好是结合自班情况进行自创,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我们开展因材施教,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李建,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探讨[J].基础教育,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