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议农村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管理与教育陈海娟

浅议农村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管理与教育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乌石镇吹塘小学  陈海娟

内容摘要: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根本。本文主要从全面规范,切实推进溺水安全教育”、“疏堵结合,积极培养学生的救护技能”、“联防联动,构建“三位一体”防溺网络”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生防溺水、管理、教育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根本。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面笔者就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全面规范,切实推进溺水安全教育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加大校园防溺水安全宣传,设立永久性不下河塘游泳牌、LED不定期滚动宣传、校园广播、班级黑板报等。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过观看幻灯片,参观图片展,让广大中小学学生对防溺水有一种直观和形象的认识,从而牢记在脑、铭记在心,进一步提高学生防溺水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开展防溺安全演练,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演练,模拟学生溺水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并请专业人士通过现场指导,教会学生防溺水的基本技能和救生要点。另外,还要利用体育课或安全知识讲座,对学生讲解游泳基本知识、游泳安全注意事项及一些简单的自救、互救常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3、上好防溺课程,开展相关主题班会。每年进入炎热季节市、县教育局组织出版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指导性教材。学校各班应以此为基础,创造性上好防溺水的安全课程,做到教师有备课、学生有作业。学校应在汛期前召开一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主题班会,结合身边案例,把珍爱生命议题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融入课堂。        

     

二、疏堵结合,积极培养学生的救护技能        

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孩子私自下水,无疑是“堵”,更关键的是要做到“疏”。学校安全管理要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会自我思考和自主判断,掌握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1、让孩子掌握游泳的技能。有人说会游泳的人,多半条命,人只有真正掌握了游泳技术,才能有效地预防溺水。有条件开展游泳运动的学校一定要使学生学会游泳,并且要熟练掌握、多练习,使每人都能掌握水中求生本领。        

2、让学生掌握处理险情的常识。及时呼救:遇到意外或危险时应迅速及时发出求救信号,以取得别人的救助。争取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危急关头要保持镇静,在水中尽量采用仰卧位,呼吸要做到深吸、浅呼,争取更多时间等待获救。靠岸意识: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努力向岸边靠拢,靠岸越近获救的机会越高。        

3、培养学生的自救意识,提高自救能力。在水中活动,如果突然发生身体不舒适或其他意外时,必须马上喊“救命”,救生员或其他人听到后会来帮助你的,但是如果没人来帮助你,你必须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三、联防联动,构建“三位一体”防溺网络        

1、争取家校共管,杜绝溺亡事故发生:

(1)进行家长培训,提高安全监管意识。家长的安全监管意识,在农村普遍偏低。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发送警示短信、印发《告学生家长书》等措施,定期向家长开展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培训。利用身边惨痛的案例向其讲解双休日、节假日是学生溺水事故多发时段,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家长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

(2)加大监管力度,避免溺水事故发生。家长是安全知识的传播者,是安全行为指导者,是安全行为实施的监督者。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切实担负起对孩子的监管责任。家长一旦发现有学生在水边玩耍或游泳,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孩子,都要及时进行劝阻,以减少意外事故发生。家长要教会孩子掌握游泳本领和溺水自救技能,要让孩子知道在遭遇险情或发现有人溺水时,一定要立即大声呼喊救人,不要冒然下水营救,最大限度地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3)充分发挥村(社区)委员会的监管作用。进一步加强村校合作,通过走访、座谈、签到合作协议等方式,调动村(社区)参与属地学生暑期和节假日的监管,尽可能防范阻止学生在暑假期间私自下河塘洗澡。        

2、政府多措并举,齐抓共管学生溺水安全教育

(1)拓宽教育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要通过电视台、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电子显示屏等渠道,进一步加大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孩子生命安全的良好氛围。

2)加强管理力度,提高应急能力。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都要各负其责,落实监管责任,做好暑期监管对接,形成社会与家长联防联动机制,做到监管不留真空、防控不留死角。加强重点危险水域安全管理,普遍开展隐患排查、巡查,及时在危险路段及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消除隐患。对排查出来的重大突出隐患,要及时报告有关职能部门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配备专业人员和必要救护设备,加强溺水应急救援演练,完善溺水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一旦发生落水求助,快速出击、及时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溺水死亡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日平谭东阳.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教育学文摘》20191月总第287.

[2] 刘旋.农村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策略研究研究报告教育文摘周报网原创.2020-06-04.

[3] 流畅.学校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


点击次数:25  发布日期:2021/5/15 16:30:5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