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践行课程改革理念 打造活力语文课堂方金菊

践行课程改革理念  打造活力语文课堂

方金菊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普枫小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将学习当做礼物,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积极调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来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树立新观念,践行新模式,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快乐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展与成长。

一、营造宽松和谐氛围,增强学生自信

不同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发挥的不同。信任、鼓励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教师扬在嘴角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教师对学生激励的话语和及时的肯定都有助于学生增强信心。在课堂上多创造让小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地搜集资料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更好的收获知识和快乐。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一定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课堂气氛融洽、心里压力小、充满愉悦,学生就能学的快乐,掌握的牢固,学的更扎实,学习成绩更好。

例如,我教学《骆驼和羊》一课,学习第一段时我提出:“骆驼和羊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通过朗读指导它们的对话,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我看到一个中下生也举手,就特意提问他,他开始怕说错了不敢大声回答,我就鼓励他说:“不用怕,老师相信你行的。”他听了后,声音变大了,语气也坚定了,并准确说出“骆驼和羊在争论高好还是矮好”。我马上表扬他说:“你说得真好!”还叫同学们以掌声表扬了他。从这一次后,这个同学改变了很多,课堂上,他不但听课认真,还大胆举手发言,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二、把握学生具体学情,尊重学生差异

教学目标的差异,带来的是课堂学习方法的差异。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语文老师不过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才应该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说,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善于从把握学生具体的学情出发,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选择真正适合于他们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从各自的学习特点出发,充分发挥他们的认知特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有效的学习。

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这篇课文的时候,語文教师就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是一篇课文文字优美、内容生动的散文,学生对于文章所描绘的景象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去过天山,缺乏对文章描绘对象直观而深刻的体验。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地课堂学习的时候,就可以首先展示有关天山的视频资料,要求学生在看完视频之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让他们初步感知了西域的美丽风光。在此基础上,语文老师还可能鼓励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配乐朗读,甚至于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美丽的天山。通过这样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们就可以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各有所获,实现多元化发展。

三、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展现学生个性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 确切地说, 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他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探究者。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总之,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必须不断积累经验,围绕语文的味道,努力探索新的方法,并时时要求自己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有语文的真谛,力求让语文课堂达到一种最佳状态,让语文教学以其直观性、灵活性,开阔学生狭小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切实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正能量,打造出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点击次数:12  发布日期:2021/5/15 16:29:5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