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低年级数学教学法舒泽慧
新课改中低年级数学教学法
舒泽慧
(湖北省建始县业州镇七里坪小学)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看起来十分“枯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利用学生好动、好想、好奇的天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真正变“讲堂”为“学堂”,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目的。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常采用以下方法“激趣”。
一、借助教材“激趣”
现行的五年制教材图文并茂,直观性、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给学生创造了乐学的条件。如:教学数学“5”的认识时,书中是一幅辽阔的草原图,牧民们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赛马比赛。让同学们看图,前面有四匹马,随后又追上来一匹,那么跑在前面的一共是几匹马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数字“5”。通过这样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潮了,每个同学都会积极一数起来,然后教师再恰当地把握好这一时机进行点拔,课堂教学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通过导入“激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教师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吸引学生认识的兴趣和情感,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识的渴望,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导入的方法很多,有创境导入、游戏导入、故事导入、设疑导入等等。
三、运用板画、贴画“激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利用新颖的板画、贴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中常常随手画几个小猪、小兔、苹果等等。或剪一些形象的水果图、动物图的贴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浓厚了,学起来也就轻松了。
四、运用直观教学“激趣”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是我们贯用的物手法。如进行“7加几”的教学时,我们首先用投影仪出示娃娃图。问学生:图上出示的是什么?(娃娃)几个男娃娃?(7个)几个女娃娃?(5个)合起来一共是几个呢?(12个),然后让学生根据“凑十法”说出算理:把5个女娃娃当中的3个拿到左边和7个男娃娃凑成10个娃娃,再加上余下的2个娃娃一共是12娃娃。课上练习题我们设讲一组看图列式。出示一组鸭梨图,同学们看到这些形象的演示,仿佛置身于果园中,学习兴趣很快高涨起来,事实证明,这些形象直观的演示能够充分调动感官,从而达到最佳效果,使他们在头及中树起鲜明的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五、通过实践操作“激趣”
实践操作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过
程,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如“7加几”一课教学时,老师用娃娃图讲完例1后,让学生自制了20面红旗,自己动手摆例2、例3,要求学生边摆边说出想的过程:先拿出4面,想7和几凑成10?然后把右边的3面拿到左边7面小旗一起凑成10,再加上右边的1面共11面旗。通过实践操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六、通过游戏教学“激趣”
创作和利用一些适合低年级小学生品味的游戏活动。适当 在数学课堂注入一些具体游戏,可以让学生思维和活动结在一起,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七、用激趣性的语言评价“激趣”
激励在心理学上是指激发、鼓励人的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尊心,都期望自己的成功得到别人的承认。肯定成功能激起兴趣,增强信心并产生动力。真诚的鼓励和由衷的表扬,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八、通过师生和谐的情感交流“激趣”
教学过程中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因此,教师应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带着微笑进课堂,以此加强与孩子情感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中师生互相考问,共同实验,恰当地设计一些游戏,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把自己也做为学生中的一员,学生倍感亲切,这样既达到了巩固知识、发展思维、保持学习兴趣的目的,又能增添课堂情趣,大大有益于教学。
实践证明:运用“激趣”教学法,学生学起来感兴趣,学习主动扎实;教师教起来轻松,教得得心应手。其好处如下:
第一,“激趣”教学法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记忆机械记忆为主。而且不稳定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基于以上这些特点,要求教师的教育内容要生动活泼,直观性强,并能在具体生动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意识的抽象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留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践、计算、想象等,去发现规律,掌握知识。
第三、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本身是很枯燥的,利用“激趣”教学法,充分体现在学中玩,玩中学,唤起学生对数学课的热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