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数学文化 提高学生素养罗玉兰
感受数学文化 提高学生素养
罗玉兰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第二小学)
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除了需要掌握知识和方法之外,还需要能够深入了解相关的历史内容。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早在数千年前就开始在生活中应用到了数学相关知识,并且璀璨的华夏文明中也的确出现了大量的伟大数学家。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可以更好地促进该学科的发展。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融入文化素养,那么可以显著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可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数学观念,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并且真正认识到数学的趣味。
一、创设文化情景,感受数学魅力
情境教育主导要让儿童感受数学的美,感受数学知识探索过程的美,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经历和重演数学知识、公理、公式的思考和发现过程,可以运用合理的手段来营造具有审美氛围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和发现知识和探索知识的过程。这是一种分享数学前行足迹的有效方式,学生在体味数学滋味感受数学价值和魅力的同时,可全面地提高其数学学习的能力。数学是发现和总结的,其实也可以说是人在某些文化背景下发明的,在某种文化背景下处于某种需要而思考总结产生的,通过数学史料,复原和给出类似的文化背景,创设一个大的情感环境和教学情境,以达到情境教学的目标。
如在教 “圆的周长”一节,一位教师说:通过我们的测算和比较,我们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是半径的6倍多一些。我们的研究就是精确到个位。那么早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就已经有了他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来研究圆周率。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成就比国外的数学家早了1000多年!教师提出这一段史料之后,自然而然有学生提出:“在条件那么简陋的曾经,祖冲之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得如此精确呢?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怎样来做得更好呢?”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去说明和介绍祖冲之如何伟大,也没有直接说出他是用什么方法去计算得到如此精确结果的,而是通過学生现在的计算结果和一段具有伟大意义的数学历史的引入来引出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样的情境,不仅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还激发了民族自豪感,更进一步地达到了情境教育的“有效的情境”,渗透数学文化的情境,一举多得。
二、挖掘教材内涵,渗透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课本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因素,如果能够将这些数学文化融合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就可以让数学教学更加有趣,更加的贴近生活,从而培养了小学生的兴趣。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的数学文化基本都是为了能够牵引出后面的数学知识,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数学教学更加的多彩有趣。我国的五千年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文化,并且出现了大量的伟大数学家,通过在课堂上帮助学生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数学历史和故事,可以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所学习的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看待数学教学时候更加的立体化,更有兴趣。切不可认为数学与其他学科处于对立关系,数学没有文化可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及时的帮助学生消除这些错误的观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文化属性,认识到数学也是无处不在的文化。
如在教学《数学方广角——对策》时,引用“田忌赛马”的故事,播放这个故事的Flash影像,回顾赛马过程,利用课件演示对阵图,在归纳、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经历了每一个回合的过程,体会了最优化的思想。创建这样浓浓的“传统文化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添了学生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世界文明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从那些变幻无穷,淳朴浑厚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在教学《图形与变换》时,先展示给学生一些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代花鸟纹锦、瓷器、剪纸、年画、脸谱等等吉祥图案,然后让学生搜集有关图案的资料,了解每幅图案的出处、年代以及代表的含义或者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学生们经过调查、上网、查阅书籍等方法,知道了图案的来历和发展;了解了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三、开展文化活动,加强学生实践
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上的,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不应仅仅停留在教材上,学生接触数学文化的方式也不应只有间接地被动地从书本中获得这一种方式。学生可以参与数学文化的探索中,亲身发现、经历、感悟、积累生活中的数学文化,拓展视野。开展数学文化活动在补充课本知识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兴趣、责任感、思维方式等都有重要作用。如数学文化故事演讲比赛活动,它不仅要求学生自己去查阅数学知识,自己写演讲稿,还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参与性。
如,“找找身边的数学文化”的调查活动,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图书馆、走进社会生活,了解发现当地那些跟数学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成语、歇后语、生活中的比例分配等等。并且数学文化的主题也不难拟定,任何对生活有心的人都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可以利用的数学文化活动主题,如:买卖交易等。过程中学生会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数学思维,拓展数学视野,爱上学习数学。此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往往在数学文化活动的开展中班级数学文化氛围会有效地营造起来,有了好的学习数学基础,班级数学文化素养也会逐步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它不是简单的背景故事的讲解,而是贯穿到所有数学教材的课程当中,其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创造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等等,从而切实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和水平。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消除学生学不懂学不会而产生的抵触情绪,通过数学文化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以及数学的博大精深和饱满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