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黄运良

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

四川省安岳县文化小学  黄运良

摘要:培养学生兴趣是催发学生主体性释放和发挥作用的首要方法。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不能忽视其作用而只把内容教完为己任。本文阐述了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原则和实践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  有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一线老师自然就应是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老师。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强的学科,对正在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来讲,数学的抽象性会将他们拒其门外,不利于学生成功感的获得。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导致小学生学习兴趣渐失,越学越枯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之热爱数学学习,成为一名有“我要学”之需要自觉学习实践者。

一、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平台,担当着教育重任,学好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加强学生数学学习培养,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接受数学教育,然后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 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正处于人的各种认知技能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特定时期,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将随着兴趣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学生由于对学习的兴趣不足而厌倦学习,将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造成很大影响,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这是数学作为奠基教育平台,不想看到的严重后果。再说,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教学都是为养和塑造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而实施的,小学数学更是如此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兴趣培养。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应遵循的原则

原则,是我们实施教学不可回避的方法和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保持一致和协调,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整体发展。因此,任何哗众取宠的做法,不仅不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会费了时间,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才能使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取得实效。

遵循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学习兴趣培养作为小学数学日常教育的重中之重因为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的效果决定教的效果。因此,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须遵循适应性原则。例如,奥林匹克竞赛是很多家长的热衷,他们希望自己孩子能在奥林匹克学习中获得很多知识,能解很多难题,能胜任各种选拔性考试,故而主动去报名学习。殊不知,这种学习根本就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认知和知识结构,许多知识点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围,故而一些学生深感数学很难。我认为,这样的学习,不适合推广和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就是违背了兴趣培养的适应性原则。

遵循发展原则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发展原则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的持久性的阐述,作为一线教师,应以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征为出发点加以落实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困难,主要是联系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充满挑战又充满乐趣,要使有效教学成为现实,我们就应结合知识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设计,让学生有持续参与的愿望

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方法

良好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成为现实。实践中,我们除了有这个意识外,还要想方设法予以落实。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有效策略。

营造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兴趣培养是一种非智力培养,和情感培养有着相似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教授的知识和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者和学生共同参与,让所有学生参与的学习模式,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让学生获得能愉悦身心的成功经验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功经验。教师通过创造教学情境来区别对待学生,并根据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来教给学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因此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学和表扬成绩不佳者是可行的策略。每个学生都将体验他们的成就感以获得喜悦,这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的声音。小学生具有年轻,有竞争能力和荣誉感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值得称赞。特别是当学生进步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将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组织开展有趣的课堂活动小学生好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以满足他们这种好动心理的需要。首先是要注意直观性强的动手操作小学数学学习很多时候需要教师把学的过程变成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中玩出知识和能力来,在操作提升认知体验。其次,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的老师试图向课堂介绍一些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些数学知识穿插在中间。通过模型,实物和其他教具,以及多媒体和其他教育设施,以视觉和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课堂外,我们还应该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因为数学学科本身是抽象的,课堂中如果学生已经理解,消化,就可以适当减少家庭作业而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外发展空间。毕多年实践告诉我们,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和兴趣,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蒙上阴影。课外作业以质量取胜。数量适当的作业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重要主题保持持久的积极关注。因此,当我们为学生分配课外作业时,必须注意量的把握,并对问题类型进行详细检查。归根结底,作业的意是发现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作为惩罚学生的硬指标。这一点,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是应有的教学自信。

参考文献:

林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


点击次数:28  发布日期:2021/4/1 19:30:4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