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引领的班级文化建设探索邹文生
中国精神引领的班级文化建设探索
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 邹文生
前记:上周的学校高中部班级文化建设评比,其结果已经揭晓,笔者所带高一摩星1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把这次班级文化建设的准备和汇报过程呈现出来,并引发相应的思考,可以为同行提供参考,提高我们对高中班级德育工作的效率。
一、 班级文化建设简介
1、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碧瑶学姐和淑晖学姐的榜样引领下,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班级精神激励下,全体摩星1班同学凝心聚力,奋发进取,追求卓越。
2、班级文化建设的流程:十一个展示点均以优秀学长、优秀同学名字命名,简要介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内涵(下面均为张贴内容)。
(1)、班训——瑶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班级精神,人生追求。
(2)、班徽——慧徽——班徽表达同学们在国家、学校和老师的呵护下幸福成长,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班级精神激励下,同学们发愤图强,学业有成,同学友谊如红杉一样长久。
(3)、班牌——誉牌——疫情不停,抗疫不止。
(4)、卫生角——宇宣角——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5)、班规——俊妍规——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6)、班花(兰花)——柏夫园——兰花淡雅,清而不浊,芳香四溢。
(7)、读书角——淑(书)阁——读书,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8)、宣传栏——宁菲园——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9)、板报——晴雨林报——传播先进文化,传递正能量。
(10)、学习园地——溢墨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1)、荣誉榜——紫衡榜——追求卓越,永不停息。
(12)、名人名言——培根——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As our circle of knowledge expands, so does the circumference of darkness surrounding it.
Albert·Einstein
(当我们的知识圈扩张时,围绕它的黑暗的圆周也会扩大。爱因斯坦)
二、班级文化建设现场汇报要点
班级文化建设汇报由团支书刘书宁主持,十一个汇报点的同学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现将汇报同学的发言要点整理如下:
1、班训——瑶训:碧瑶学姐是我们摩星1班学习的榜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我们的班训,也是我们的班级精神,是我们一辈子的人生追求。(邹碧瑶,2011届成功保送清华大学,荣获清华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赴牛津大学获得公共政策硕士学位,又获得斯坦福大学全额奖学金,现攻读斯坦福大学流行病学博士。发言人:团支书刘书宁)
2、班徽——慧徽:表达同学们在国家、学校和老师的呵护下幸福成长,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班级精神激励下,同学们发愤图强,学业有成,同学友谊如红杉一样长久。(发言人:宣传班委余中慧)
3、班牌——誉牌:“疫情不停、抗疫不止”,我们摩星1班全体同学决心在疫情面前,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为学校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发言人:副班长曾誉)
4、卫生角——宇宣角:“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将带领大家创设窗明几净的学习环境,让同学们每天拥有好心情,激发学习活力,取得骄人成绩。(发言人:卫生班委苏宣文、何宇斐)
5、班规——俊妍规:“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我们高一摩星1班全体同学决心严守校纪校规,奋发向上,让我们的高中学习生活在宽严相济中取得硕果累累。(发言人:纪律班委卢俊仪、吴彦妍)
6、班花(兰花)——柏夫园:“赏花易、护花难”,我们是辛勤的园丁,一定完成老师交给我们的养育班花重任,让同学们课余赏心悦目;同时,努力塑造自己的优良品性,如兰花之淡雅,清而不浊,芳香四溢。(发言人:柏夫园园长陈柏夫、班花形象大使李靖瑶)
7、读书角——淑阁:我们将不辜负淑晖学姐的期待,努力读书,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陈淑晖,上届摩星1班优秀学生,成功保送北京大学。发言人:组织委员王文菲)
8、宣传栏(宁菲园)、板报(晴雨林报):我们将利用好宁菲园宣传栏,弘扬时代主旋律,凝聚发展正能量,为青春增色添彩;同时,利用好晴雨林板报传播先进文化、传递正能量,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发言人:宣传班委黄泳渝)
9、学习园地——溢墨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们班的学习园地—溢墨园。本期板报上是我们所甄选世界六大名校的照片与简介,也是我们心中梦寐以求考入的大学。我们将维护好“溢墨园”,让其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目标导向与价值引领,勤奋学习,珍惜青春好年华,朝着目标不断努力,未来争做国家的栋梁!(发言人:学习班委周梓溢)
10、荣誉榜——紫衡榜:是我们摩星1班全体同学用努力创造奇迹的见证,我们将追求卓越,永不停息。(发言人:班长王紫衡)
11、培根名言,数学科代吴沁谦朗读;爱因斯坦名言,英语科代姚子墨朗读。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1、理解“中国精神”内涵,激发学生成长的内驱力
“中国精神”是从中国历史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的,改革开放赋予了“中国精神”新的时代特征。班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拼搏奋斗、吃苦耐劳”等内涵,碧瑶学姐、淑晖学姐正是中国精神的践行者,她们用自己的努力奋斗为外校学子树立了好榜样。班牌(誉牌)所展示的校园抗疫安排,是对自身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更是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让孩子们认识到:在全世界面对新冠疫情不断飙升的感染人数束手无策之时,中国人民能够上下一心,自强不息,给世界人民递交了一份抗疫的满意答卷,令人刮目相看,这是对中国精神最好的阐释。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国精神”作为中国精神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涵也增添了新的深度和宽度。爱国不是闭关锁国,一方面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另一方面也要打开国门,与世界接轨。班级文化建设中“世界名校介绍”,体现了新时代爱国精神“开放包容、兼济天下”的情怀,从而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实现世界大同的世界梦”相连。同时,兰花也代表着爱国、淡泊、手足同窗之情,以及对宣传栏中文明守则的解读,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孩子们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激发了学生成长的内驱力。
2、榜样和理念引领,激发学生变成优秀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一方面引导学生以学业有成的学哥、学姐作为自己人生的榜样和坐标,成为自己学习道路上的向导,为自己指引方向、激发斗志;另一方面,让孩子们时时以榜样为参照,反思自己努力的过程和成效,寻找差距,不断奋进,让自己成为优秀,成为班级同学的榜样。
“教育理念是教育者以学生前途和社会责任为重心,以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为基础,对学生教育所持的信念与态度。”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理解、尊重、爱护学生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尊重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发展,可以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及评估标准;在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孩子社会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注重通识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与完善;改变传统教育重知识传递而轻实践能力,重考试分数而轻综合素质等弊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强调教育过程具有高度创造性的特征,以引导、启发、点拨、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造力为教育目标。把榜样作为一面旗帜,同时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学生,一定可以让学生变成优秀。
3、全员参与,凝心聚力,共谋成长
这一次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班级学生全员参与,全班分为11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优秀学生代表(班干)负责自己的一块进行统筹、命名和汇报,全班拧成一股绳,每个孩子都献计献策,把力气都放到同一个方向,统一规划,上下齐心,团结协作,最后取得成功。班级不同区域用优秀学生名字命名,既能够让优秀孩子感觉到温暖,从而产生归属感,又能够带动一批孩子向优秀的榜样靠拢,追求进步,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总之,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启发全班同学以“中国精神”为引领,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凝心聚力,自强不息,能够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明晰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并发自内心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未来,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为孩子的成长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