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韦廷珍
浅谈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镇中心幼儿园 韦廷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但是,他们的子女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形成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失。笔者多年来扎根农村幼儿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现就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上的障碍,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情亲的呵护下,儿童从小就在心里播下爱的种子。而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他们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应有的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委屈没地方倾诉,存在焦虑、孤独等问题。
(二)性格上的缺陷,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想法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三)认知行为上的偏差,呈现片面化的倾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正确的判断,造成认知行为上的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
二、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家长和监护人的沟通,把对孩子的教育落到实处。监护人是留守儿童的直接管理者,家长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经常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有助于双方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达成共识,促使监护任务的落实。如果和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经常交换意见,不仅能了解孩子在家的行为动向、思想意识,而且能让老人学习现代教育方法。发现问题,双方还能及时梳理,商讨出更合适的教育方法。如果和照顾孩子的亲戚朋友经常交换意见,能更了解孩子的为人处事,还能让监护人明白家长的教育意愿,达成教育共识,促使对孩子的教育落到实处。
(二)搭建沟通的桥梁,让孩子感到家长就在身边。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即使家长自己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也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天天联系,经常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恰当地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有位家长是这样和孩子沟通的:每日固定时间给孩子打一次电话,关心孩子的衣食学习,帮助孩子整理遇到的问题,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做人的道理。另外寒暑假他也尽量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孩子和自己住在一起。有空带孩子出去走走,增加了孩子的见识,拓展了孩子的视野。
(三)创设恰当的挫折情景,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当今的儿童备受家庭和社会的宠爱。他们从小受赞扬多,批评少。过分的保护使他们不知受挫的滋味是什么,面对困难他们无所适从、惊惶失措。留守儿童在各方面遇到的问题比同龄孩子多,遇到困难时又常常缺乏家长的及时指导,因此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中,我们可巧妙地创设挫折情境,使留守儿童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而是需付出一定的努力后才能取得成功,以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迎接困难的挑战,以适应生活中常常发生的各种突发问题。
(四)交给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留守儿童情绪调控的能力。培养留守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就是要抓住机会,教会留守儿童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调控方法。比如,他们在感到压力太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写日记、谈心的方法来舒缓压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散散---让他们掌握一一些具体的情绪调控方法,能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冲突,有助于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大大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五)教给孩子与人相处方法,让留守儿童学会人际交往。学校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教师,特别是心理咨询教师应该在感情上关爱他们,心理上疏导他们,学习上引导他们,生活上照顾他们,与他们多谈心,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生活、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烦恼和困难,学校要在课外开展多种形式,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兴趣小组,并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其中,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沟通交流,注重培养他们乐观开朗、乐群合群的情绪情感,使留守儿童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关心,感到温暖。
(六)加强幼儿园的管理,开展孩子心理咨询活动。教育监管部门应将心理咨询室引进农村中小学,为留守儿童建立心理档案,定期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并在课内外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校、监护人、父母之间也应加强沟通与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各种烦恼,并作好心理疏导工作,使留守儿童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总之,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成果,因此绝不能忽视这- ~问题。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 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