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谭超平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谭超平

摘要:要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我们应创新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施教,让学生在耳目一新中与教师有效配合形成高效互动,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发展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有效性  提高

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教学效益,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追求。而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大多采用“工匠式”教学,方法简单,手段单一,主要是教师示范学生跟着仿。这样的模式,自然会使课堂氛围沉闷,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构成有效“双边”活动,故而使教学效果长期处于高耗低效状态。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创新教学策略,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生动。经过实践证明,只要以学生为主体的策略创新,才能快速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下面,我结合具体实践,谈谈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追求的方向,也是我们教师课堂“该做什么”、“怎么做”的引向标。如果在这目标设计上科学合理,那么说明我们在备课中是认真专心了,是潜心研究了教学内容的。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及信息素养,提升信息伦理。这是新课标给定的总体目标。落实到具体教学中,我们还应结合教学内容来具体设置,只有难度合理的目标才是有效的,才是我们能能够完成实现的。因此,加强这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实际上就开启了我们高效教学的步伐。正如常言所说,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把功夫花在课前,才能用充分的准备换来高效的课堂。

二、注重学生兴趣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就必须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之成为一个“乐知者”。这几年实践也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是引导他们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更是培养学生迅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而现在五彩缤纷的信息技术不能不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诱因。教学中要尽量追踪新技术,并且注意培养学生追踪新技术的能力。有了网络多媒体教室的帮助,老师可以方便的进行Internet的应用、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学生感兴趣且具有实用意义的知识和应用技术教学,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巩固性课堂任务设置中,注意要尽量综合学生所学的多方面知识。例如:用“PS”进行美术创作,用WPS 或Word设计贺卡、海报,用EXCEL分析班级成绩,搭建小型局域网并进行及时信息交流等。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又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运用现代手段施教

信息技术教学,大多在网络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时,我们就可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就成为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了。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适合完成像基础知识、小结讨论等内容的教学,所以理论课在信息技术课时中的比例应远小于上机课。那么如何上好抽象的理论知识呢?我认为采用传统的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把抽象的理念变得更加形象化、直观化。比如在讲计算机系统的时候,尤其是硬件部分,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硬件的各个图片在投影上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利用展示平台,并打开计算机主机箱,把计算机的各个硬件部分取出来展示给学生观看。涉及一些抽象的步骤时,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让老师给学生详细的演示过程后,抽几个有所领悟的学生上前演示,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现在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大多对计算机接触不多,实践能力不强。但就是由于这种接触不多而产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愿望。那么,怎样把这种兴趣保持下来呢?我认为光靠课堂教学是很难维持的,我们要用课外实践活动时间来补充。

(1)定期组织进行信息技术技能比赛。以赛促学,扬起学生学习信心是我们的重要举措。教学中,我们应定期组织进行信息技术技能比赛,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而且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以从中发现人才,培养个性,参加上级部门举行的信息技术技能比赛。比如在上完“画图”这一节内容后。我们可以组织全校学生计算机绘画比赛,即电子绘画、电子板报等、奖励优胜者。

(2)建立课外兴趣小组。“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是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但要变成现实,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下大力气。我们知道,能力的提升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很多时间和空间来训练培养。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搭建平台让学生多练,更要通过多种活动促进他们多学。为此,我们建立了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参与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总之,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策略施教,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积极与教师配合成有效的双边互动,从而实现高效的教与学,达到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实现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芸,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现代阅读,2011年。

[2]方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0年。

[3]钱凤兰,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几点反思[J].中小学电教,2008年。


点击次数:69  发布日期:2019/5/1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