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石进华 石洪云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石进华 石洪云
(云南省永胜县光华乡楼海小学)
摘 要:小学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小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小学生在激励中发展数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笔者从三方面谈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从三方面谈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提高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效率
做学生的学习的领路人、引导者、组织者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殷切希望,因此,教师要改变过去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千方百计探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法,开启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使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解题能力、计算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快速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下面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谈两点体会:
一、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先从学生的兴趣激发入手,学生学习的情绪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情感态度、意志行为等,只有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的予以激发培养兴趣,我想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调动起来的。在学习中,学生喜欢学什么,不喜欢学什么,常以学习兴趣为转移,这是兴趣的选择和定向作用的表现。学生对学习是否有兴趣,是枯燥乏味,还是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学习时的兴趣状态最能表现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呢?可采用以下途径:
1.实践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新问题,他们就会满怀兴趣地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提高了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小学数学中,“认数与计算”、“图形的认识”、“性质和公式的推导”、解答应用题都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学习。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二是可以带着问题,通过实践操作,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学生经过回忆、思考、划高、剪开、拼合、测量、对比等手脑活动过程,最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这样,学生就较好地掌握了公式及推导过程,也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利于形成技能,发展直觉思维和空间观念,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激起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2.直观教学激起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加强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直观教学的方法很多,如实物演示,出示挂图,看幻灯片、录像片,听录音,操作计算机等。具体形象的东西直观、生动,给人印象深刻,所以,教学中注意加强直观教学,通过具体形象的实物,恰当地使用教具来说明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3.灵活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新课的引人,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注意精心设计本课的引人,以恰当的引人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新颖、巧妙,既突出教学重点,又使学生有新鲜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法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讲求实效。要系统而有层次地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掌握规律,获取知识。采取多种练习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味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向教学科学和教学方法要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而课堂教学结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把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和改革放在重要位置。
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习
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浓郁的趣味情景、民主的情景、激励的情景、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景、探究的情景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主动学习的行为,感受民主、和谐的氛围,感受教师的期望、同伴的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
2.指导阅读课本鼓励自学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要根据“学情”,正确指导和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有的教材内容学生能独立看懂,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学生阅读课本后,要组织讨论,谈体会、收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以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3.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知识的问题,就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讲解,而学生未接触过的不能解决的新知识,需要教师讲解,也要抓住关键处,讲在点子上。要精讲少扶,对于教材中的难点,要“引路搭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要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练习要有层次、有梯度,要讲究练习的质量,能够在课堂内解决的练习应尽址在课堂内完成,以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入手,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