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马兴琼 徐绍美 关晓琴

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马兴琼  徐绍美  关晓琴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第二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走向高效课堂就必须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开启学生智慧,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展示精彩,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始终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这样语文课堂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一、合作探究,精心点拨,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获取新知

常言道:“愚蠢的老师是都给学生以真理,而聪 明的老师教给学生获取真理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是自主学习的有效举措。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教育艺术家邱旭华老师的“先学后导,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法,明确地把学生推到主体、主动地位,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进程闪耀着改革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只有师生各抒己见,才能形成民主、自由、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要让学生主动发言,淡化学生回答内容正确与否的评价;要及时给予鼓励,尽量不批评或少批评学生;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优点、长处、闪光点,用这一亮点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让学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要弃之“扶”,实施“放”,通过不断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举一反三,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在诗歌教学中不妨引进有关的诗词加以拓展,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扩大了阅读量,可谓两全齐美。

二、放飞思维,精彩展示,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在学习小组里时而凝神思考,时而激烈讨论,老师巡视其间,精心指导、耐心点拨。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展示着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怕自己错过了每一次机会。每个同学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答对了,给你加2分,答错了仍然加1分,因为你很勇敢。听,他们说得多好,句子生动有趣,紧扣主题,还用上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当然,大家读起课文来音色纯美、语句流畅、感情充沛、绘声绘色。

三、科学导学,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爱因斯坦指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中激发了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创设有利于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产生疑问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开始,由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比精彩回答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例如,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章,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教育学认为: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实际教学中,我们尽量避免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阅读文章,随着教师的问题研究文章”,而应该激发学生自我思维的火花,形成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鼓励提问提倡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宪章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好奇与质疑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这种天性的驱动下,很多学生会产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愿望,并渴望快速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答案,疑问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获取新知的动力。此时,教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提出任何问题。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继而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现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中探究知识、开拓思维、勤于动脑、发现问题,最终提高语文素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质疑解难的过程,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为学生将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基础。

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感悟和体验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把教育从鸟笼中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而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可见,语文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要想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深学生的自主体验,就必须将生活引入课堂,将课堂搬进社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社会中的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我们要重视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向大自然。再如:开展环境调查、模拟采访、社会采风、社区活动等,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动手动脑、用心体验。适当的增加语文活动课,能够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与应用能力,用其作为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新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学生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自主性学习可以为学生搭建起构建知识与养成质疑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勇气的桥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人文素养。当前的课堂教学可以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拓展自主性学习的领域,探索多种自主性学习的模式。

点击次数:2  发布日期:2025/4/24 15:41:3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