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方法刘学斌
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方法
四川省武胜县华封小学校 刘学斌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是心里想就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而是需要在科学选择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做到精准用对才能达成预期。本文探讨了激发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基础知识、展开实践应用、及时反馈调整等五种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实施方法 提高
传统数学教学由于将教学目标定位于“教以应试”,只要能达成培养学生“解题求分”能力目标就够了。而如今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数学教学担当着多达几十项的培养重任,自然就不能再采取传统“师教生学”模式了。作为执教者要达到新课标要求就必然要去思考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实施方法,提高单位时间效率,让同样多的课堂时间能肩负起更多培育重任。在这几年探究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些有效的能助力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实施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主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如今倡导“双主”理念推进课改的今天,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便成了落实这种理念的首要追求。传统教学为了快速完成教学任务而开课便教,不注重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这一效果的实现,导致很多学生目光还未聚焦到教学中来就已错过了新授教学参与的机会了。这样的教学实施显然无法引起“双主”互动。因此,在倡导“活力涌现”的“三活课堂增智”理念中我首先将学生由被动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让学生以主体姿势登录对话平台。其达到效果的实施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数学问题、数学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更有动力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进行互动。例如,在教学《分几之一》这一节新课时我就用有趣的切蛋糕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以主体的方式参与到分几之一的认识中来。学生有了兴趣成为了主体自然就积极学,思维也更活跃。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学起于思
创设问题情境在优教优学追求实现中是很多实施方法不可比拟的,其教学意义是多维的,不但可以激兴培趣,促进学生主体性生成,还可以诱发思考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知识的建构效率。所以,在“双主双优”课改工作推进中很多教师都将其作为了课堂教学实施方法的首要选择对象。例如,在加减混合的计算中为了让学生学起于思就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情境问题,去理解为什么要用加法或者减法计算的原因。又特别是在“多加就减”“多减就加”的简便运算中更要创设问题情境来助力他们理解原因。这样不仅利于他们掌握算理、知其所以然,还可以促进他们建构、记忆和运用,提高正确率。对于优生而言我们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来实施,以引导他们深度思考和积极探索,从而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提高掌握建构效率,助力核心素养发展。
三、强化基础知识,让学生发展思维
分册而编的小学数学教材,每一册其知识点是相对固定的,渗透的思想方法也是有限的。因此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课堂练习是针对本堂课知识的强化,而期末的复习是针对本册书知识的强化。强化不是“题海训练”,更不是反复抄写,而是注重算理、思想方法的升华,形成技能。实践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归纳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铺垫基础。多年实践告诉我,光有数学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执教者加大培养数学思维力度,发展学生思维。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属于核心素养的组成,其培养路径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可利用悬念引疑、质疑释疑来促进思维锻炼。落实到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四、展开实践应用,让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正确的数学教学实施就应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展开思想来进行,即生活化。“从生活中来”就是说数学新知教学应从生活问题上让学生受到问题的刺激触动,产生问题解决的求知欲。而“到生活中去”就是将数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学会的方法和建构的技能在现实实例问题上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抽象性知识后我们就可实施实践应用教学的方法搭建应用平台,让学生学以致用,形成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证明,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坚持实践应用教学是最能“看到”效果的直接路径。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方式帮助学生在“用中学”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践应用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关键能力,把有效性提高的教学变成能“看得见”的育人效果。
五、及时反馈调整,让学生体验新颖
让学生体验新颖是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有效路径。传统教学直线型的展开,过程就是“师讲生听”,没有任何形式上和空间上的变化,是枯燥的代名词。如今倡导“三活”,其带来的效果就是变化多、很新颖。教师可以通过趣味作业、能力测试、软件推送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课堂有变化能更好地满足学生求新好奇的学习需求。
以上是我近年来探索出来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方法,但具体的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细节和过程。作为“双减”落实者和课改推进者应积极探寻有效性强的实施方法,让学生在成为主体后能主动与师、与生进行积极互动,从而推动高质量育人的数学课堂就你师生对话中得到形成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成辉,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革新,2020年。
[2]范利梅,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谈[J].学周刊,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