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语文教学需要教法灵活多样蔡 鲲
高质量的语文教学需要教法灵活多样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蔡鲲
摘要: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学是肩负学生语用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等多种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项目的教学实践。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法灵活多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教法灵活多样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这一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质量 教法 灵活多样
小学语文是学生打牢知识基础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语用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敏捷灵活性。在新课标中语文教学还被赋予了文化自信、审美创造等更多培养目标。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来展开实践,如讲授法、问答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或者靠近教学目标,但难以满足时至今日下学生对高质量教育的学习需求。又特别是在“双减”推进的今天,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的当下,更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创新教法优化策略换来教学质量的最大化、最优化。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去做教法选择与应用的文章,尽可能实现灵活多样效果,让语文课堂更具育人质量。
一、语文课堂做到教法灵活多样的重要性
(一)实现激兴培趣。灵活多样的教法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单调性,特别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带来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增强主体性的目的。
(二)提高教学效果。高质量语文教学最讲究教学效果的提高。教法灵活多样是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保证,虽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但灵活多样的教法可以确保需求满足和适应学生的差异,助力学习效果提高。
(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灵活多样的教法可以确保语文课堂更具实践性,能让学生很多方面的能力如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质疑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都可以得到有效培养,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语文课堂实施教法灵活多样的实践做法
语文课堂诸多流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不同教法。作为执教者要做到灵活,更可能带给学生新颖感、趣味感、场景感,能助力学生成为主人。这样,语文课堂的高质量育人预期才能实现。
(一)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高质量教学需要情境“帮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物展示、语言场景等手段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学习。例如,在教学《桂花雨》一文时就可以利用情境激趣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快乐往事,特别请远离家乡读书的学生谈谈对家人的思念。从而在情境中引入课文。这样的导入教学在情境的帮助下既自然又很好地把学生引进了作者的童年世界中去了。当然,这课教学也可以利用内容中的“摇花乐”的场景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创设情境,同样能让学生学起趣至。
(二)选择要精准。教学方法的精准性的依据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语文现实水平、认知规律、学习习惯)和教师自身等综合考虑而选择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朗读、开展辩论赛等。不同方法可配合也可嵌套使用,围绕主题展开。例如在教学《少年中国说》一文的课堂中我们就应多给时间空间让学生激情朗读,朗读方法做到多样化,在朗朗书声中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责任和语文学习的乐趣。多年实践告诉我,高质量的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精准教法的应用所致,二者之间可以划等号。
(三)加强合作学习。这并不否定语文课堂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方式的展开。学习更多的是一个人的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新课标中关于学生发展必备的关键能力之一。这一点的教学实现我们可以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思考、授予学法和设计任务等方式进行引领达到培养效果。在这儿,我们倡导合作学习这一策略教学应用的加强,其目的就是新课标还倡导语文在促进学生必备关键能力中还有合作意识培养项。实践中我们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这个平台上有分工地展开学习,在各施其职的同时又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这样就可让学生慢慢体会到合作力量大、能有效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感受,对于增强他们合作意识、逐渐形成合作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创新评价方式。人不激不厉。小学生更需要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点赞声的肯定。为了满足他们这点“小愿望”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增添课堂点评机会,如表演朗读、临场答问、作品展示、表演评价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评价中要注意后进学生需要表扬这一心理需求的达成,让更需要肯定和赏识的他们也同样收获到来自教师和同伴的表扬。这对他们主体性的培养和实现教学高质量都是很有好处的。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探讨了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法灵活多样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灵活多样的教法是确保满足学生日益增多学习需求的重要做法,既可激兴培趣促学生为主体又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强综合素质,实现既提效又提质效果。因此,在促进语文教学迎高质量育人目标实现中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应加大校培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探究能力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能力。
(二)完善教学资源。学校应完善教学资源建设,为教师实现高质量教学梦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三)鼓励教师创新。学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以便采用更加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五)加强教学评价与反馈。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曾胜辉,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2021年。
[2]伍学丽,小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探讨[J].教育展望,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