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实践方法

论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实践方法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井河镇初级中学校  杨成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施要达成过多培育重任要求就必须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方法上作探寻文章。本文针对于此,探讨了自我提能常态化、课程体系多元化、增强课堂互动性和增强教学直观性等四种实践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学有效性  提升  实践方法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肩负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力培养重任的重要课程之一,作为一门素质教育实施载体,其教学有效性对学生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素质等为内容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高有着直接影响。近年来,随着“双减广安行”活动大力实施以及“双主双优”课改推进,优教、提效、增质等为主的教育关键点陆续出现在教学人视野中,为了实现这样效果和提升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有效性就成为我们一线体育教师达成预期的重要追求。而效果源自恰当方法的精准运用,探寻有效的实践方法就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追逐目标的常态实践。接下来,我把探寻追逐到的能将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提升到一个新高的实践方法与大家作一分享。

一、自我提能常态化,夯实教学提效提质能力

无论什么课程实施要提升教学有效性都必须以实施者有较强业务能力为前提。作为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者要使自担的课堂能将教学有效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必须做到自我提能常态化。实践证明,三尺讲台能否放万丈光芒只有通过对师资队伍素质的不间断提升,不断夯实教学提效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教与育的有效性出现新高。课堂如此,新课改希望更如此。因此,作为一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提能常态化的重要意义,不断学习和参与培训。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提效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换来较高的教学有效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追逐有效性新高出现的过程中常常只把拳头在放在课堂方法选择上,这样的用心虽然积极,但效果不会很好,因为眼高才能手高。只有提效能力强了,所用理念和方法才会更符合实际而精准,针对性更强,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效果也就越更明显。

二、课程体系多元化,满足学生更多学习需求

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和体系是“双主双优”课改的重要倡导,也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和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有效路径。对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实施来说更是优化育人内容、促进学生多项运动技能形成的实践之匙。随着人们对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出现,单纯地依赖于传统的运动课程与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因此,课程多元化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作为一线教师,面对改革大潮,唯有把努力放在建立上作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拓展,才能使学生获得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惠及变得更加多样。落实在体育教学中,就在内容设计与运用上要注意到学生的体质特征和兴趣爱好,针对他们的不同要求在教学内容多元化上作增添和优化。比如,课堂上可以引进健身、杂耍、瑜伽、舞蹈等项目作为拓展内容,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参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推动他们体育兴趣在形成中不断提高增浓。有了兴趣支持,学生主体性在新的高度就会发挥更大的主体作用,从而为教的有效性提升提供大量的动力支撑。

三、增强课堂互动性,促进师生交流频度高

教学即互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虽然有室内室外两大阵地,但同样离不开以互动为主要的教学实施。作为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营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指导他们针对体育与健康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实践证明,只要这种以教师为引导的讨论频度高,有质量,那教学有效性提升就是预期中的事。而且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互动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的同时还能增进他们深度沟通引发的同学情感,促进了交往的形成。另外,我们执教者在增强课堂互动性的过程中还要重视个别化的教育引导,尊重后进生,将他们最大化的卷入对话中,让他们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出现在课堂上,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交流有人气、频度高,从而在更多人员参与的互动交流中推动“教”高质量的变成“育”。

四、增强教学直观性,促进多元媒体融合实施

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传统观点认为只要把动作要点讲解到位即可,加上必要的示范就可获得较高有效性。而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肩担责任越来越多,人们发现习以为常的“裸口教”越来越达不到预期效果了。在我的教法探寻中,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新技术、新智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学人所采用,特别是在实现优教提效中。实践证明,高科技融入课堂能给老师们带来丰富的辅助手段,比如利用电脑模拟连续性强的动作训练,利用“班班通”上好健康理论课,利用百度平台组织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习,利用谷歌线上教育软件引领学生演练“三大球”的实践技能。实践证明,将这些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平台融合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中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学直观性,让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且互动性强,还能在促进多元媒体融合实施中引领学生在更广泛的学习平台上得到体育学习兴趣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

当然,“双主双优”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实践方法是言之不尽述之不完的,再长的篇幅也只能聊之一二。作为一线教师为了增强课堂变化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必须要在积极充电提能的基础上去优教提效,用新的理念指导下的方法更精准地去开启核心素养培养的教法选择,从而在提高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实现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不断出现新高的美好预期,以达到“双减”提效提质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来成,如何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J].时代教育2016年

[2]田始强,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J].新一代(理论版)2022年


点击次数:25  发布日期:2023/11/29 15:31:5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