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效策略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效策略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一中学城东分校 杨淑函
摘要: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阅读教学欲实现提效效果,必须利用提效策略来实施。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果的提效策略,让学生获得以阅读能力为主的多项实践技能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提效
俗称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阅读教学,的确,占了语文教学大部分时间,担当多,任务重,是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最重要平台,特别是以阅读能力为主的多项语文实践技能的培养,都是其不可推脱的肩担重任。而传统语文教学,又特别是文长字多的课文教学,大多以讲解为主,轻学生参与,重教师分析,导致教完了,学生达不到新课标理解掌握要求。而今天,强调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如何又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主题的实践探索。下面,我结合自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论谈其提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兴趣是导致内部学习动机生成的重要诱发机制之一。实践表明,当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投入全部精力去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创建一个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教学环境,这样的环境,也称情境,可以说,在学生学习中相当于一种有效的调味品。曾经有人把没有情境的教学比作一杯白开水,而我认为创设有效的能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教学情境,就像加了一道开胃菜,自然能促进学生学习欲大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创造条件,主动搭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读书,以品味书中佳肴美术。而创建这样情境的方法很多,故事法、音乐法、游戏法、探究法等,都可以创建情境。实践告诉我们,不同情境作用不同,用于的教学流程也各有异。这一点,需要我们教师因地制宜,有效实施,才能使阅读教学有较好的有效性。
二、目标导学,引领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虽是个性化行为,但对于小学生阅读,特别是在自主阅读中,应增强目标导向性。而要实现这个效果,则需要我们在目标预定前提下,注重学法渗透,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在阅读学习中有的放矢。而对于小学生,他们则需要我们引导,他们才能一步步完成学习任务。而这种“引导”化为实践就是阐明他们的阅读目标,让学生体现教学重难点的一个个小问题中进行有目的性解决。这就是所谓的利用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实践。
首先,出示阅读学习目标。利用目标导学,是提效策略中不可或缺,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每次阅读文章时,我们都应设定一个目标,让学生有方向的学。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有一个清晰的阅读目标意识作导向,才更有主体性。否则,目标不明确,就会适得其反,效率低,效果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找到自己的阅读目标。
其次,指导学生预习,用好导学案。导学案是阅读学习目标的“化身”,是目标导航的具体实践。实践中,由于预习是开课后的第一环节,学生还没“收心”。注意力不集中。此时我们应在呈现阅读学习目标之后,集中时间指导课文阅读学习方法,要求学生使用字典查找学习生字新词。然后再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完成预习。实践证明,每次新课,如期开展在导学案辅助下的预习实践,不仅能提升学生自学能力,也还可为学生课后阅读创造方法供给和智力支持的条件,并促使其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只有当学生完全理解他们的阅读学习目标时,他们才能更加活跃而积极,学习更有目的性,有效性。
三、唤醒经验,促进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就是一种唤醒,一种激活。我们知道,有效的阅读教学中是基于学生语文现实的,新课标要求基于学生生活经验施教。因此,在教授新知时,我们应多作学生潜在生活经验的激活与唤醒,让他们身同感受成为理解课文的阶梯,以引起情感共鸣,进而快速走进文本,进入到理解的状态中。首先,当学生阅读课文时,他们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第二是要注重反复阅读,以形成对阅读中文本内容的一般理解,尤其是精彩段落中描写的那些兴奋和沮丧等负载情感魅力的句子和段落,更要开展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感受。不同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是不同的,没有标准可言。因为我们生活经历不同,想象不同,理解不同,形成的“哈姆雷特”自然也就不同,不要“求标准”“划统一”,“应试教育”就犯了一个讲求答案准确的错。实践中,即使学生理解有偏,那也是他们经验没有成熟的反映。老师也只能指导纠偏,而不能轻易否认他们,更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判断他们的思考成果好与坏,对与错。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他们阅读畏惧心理,增强阅读自信心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阅读素养在行之有效的训练中不断提高,增强阅读实践能力。
四、尝试写作,鼓励学生阅读反思
当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我们教师就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课文,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布局,优美的句子以及课文的含义,并从中习得方法,积累优美语言---从叙述中学习清晰而有条理的叙述方法,从解释性文本中学习解释事物和澄清事物的途径。作为中段阅读教学,我们不宜要求过高,逐步进行,这是中段向高段过渡的教学做法,要实现这样效果,课文阅读不仅要停留在阅读过程中,还应在阅读之外进行认真的反思,使学生从课堂阅读过渡到课外实践,从尝试写作中提高自身写作能力,在读写结合中实现多方面的综合提高。
总之,要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的“慢、差、费”,就必须要有提效策略来助之,才能让学生获得阅读能力培养,发展语文素养。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新课改引领带动下,我们应走出传统,弃“应试”做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创新,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有更多的获得语文教育良好的发展机会,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时小琴,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重要策略[J].教育探索,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