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改中如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孙百川
初中美术教改中如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孙百川
(四川省平昌中学)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长久单一的技能训练往往会使学生觉得枯燥。单一的线造型教学,相同的绘画形式,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学生就会失去好奇心和耐性。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训练学生学习的计划性和耐心性起到重要作用。
一、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美术没有兴趣,尤其是对现阶段教育教学的陈旧模式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学习与生活脱离,课堂活动方式缺乏等问题频频出现。以及对美术理论知识的缺乏,不知道怎样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专业水平进度缓慢,从而对美术失去兴趣。而不少老师认为:美术课上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在美术教学中只是一味叫学生临摹,三年下来,学生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他们的脑海。理论性和知识性的东西却一无所知,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如此下去,只会使他们变成墨守成规、一事无成的人,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用比赛方法激励学习兴趣
课堂起始的好坏,是整堂课成败的因素之一,要重视一节课启发谈话的设计。为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传授知识、技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我在教《禽鸟》这节课时,一开始我就说:“老师能够在几秒钟时间里画出一只大公鸡!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看着手表为老师计时当裁判。”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两眼紧盯着黑板看我作画。随着“小裁判”的一声“开始”,我当即在黑板上以7-8秒钟的时间,画了一只昂头挺胸的大公鸡。这是一只形状基本像鸡,嘴和爪像鸭的一个“怪物”。学生看后纷纷举手,指出老师画错的地方。我边听边改,直到准确为止。我还表扬指出错误的同学,大家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这种教师有意引起注意的“错误画法”,使学生的观察、思维高度集中。通过纠正修改,达到传授准确知识技能的目的。紧接着我说:“画大公鸡的方法很多,大家不一定要照老师刚才的画法来画。现在大家一起来做一个‘考老师’的游戏。我要求学生在黑板上随意画出一个图形来,老师只要添上几笔,就能画出一只可爱的鸡来。”学生被教师这一句“考老师”的言语所激励,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都想以自己的绝招来难倒老师。学生争先恐后地上讲台在黑板上画出□△▽〇☆等图形。教师先后在这些图形上添加鸡的眼、嘴、冠、尾、翅、腿、爪,使这些图形巧妙地“变”成了各式各样的鸡。学生面对这些一一被老师画成鸡的图画,感到十分有趣,但没有把老师困住。其中有一位同学上讲台后在黑板上画一个不规则的五角星图形想来考考老师。这时,我佯装地表示无能为力。同时,我利用这一难题来引导启发学生帮助老师解决这一难题。经过同学们的讨论,终于将这一个五角星画成了一只形象生动的鸡。学生都非常高兴。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活动,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课堂的教学氛围宽松和谐。学生的兴趣被激活,个个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从中学会了抓住鸡的形象特征来作画的方法。
三、巧用多媒体提高学习兴趣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要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堂课"的现象以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式。为此,教学中我除了课堂范作、实物展示外,又配以一定的电教媒体,把一些难以讲解的知识,巧妙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表现。教学中不仅采用实物和挂图等简单的教学用具,还运用了音乐、幻灯、投影仪、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另类的感受,使他们从心底里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顺利引导他们迈入艺术的殿堂。
四、要给学生艺术表现的空间
作为美术教师要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赢得学生的亲睐。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一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作业讲评时我注意多说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是学生心灵的反映。
五、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和情绪
《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能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扩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贴近生活是卡通漫画的一大特点,它可以直接描绘生活的一切。在《我的故事-自创漫画》这一节课中,我抓住了当前中小学上普遍喜欢卡通漫画的特点,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认真观察周围所发生的新鲜事物,运用卡通漫画反映他们的学习生活,歌颂好人好事,抨击坏人坏事,学生没有任何的束缚,抛弃了所有的负担任意想象。思维的流畅性、灵活件和独特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他们大胆的创造,自由的表现,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部分学生用初中的眼光、童真的心灵刻画了《9.11美国灾难日》,画面上的布什脸上愁容密布,却依然目空一切,不可一世,拉登在狰狞地对着全世界狂笑,令人毛骨悚然,无辜的平民凄怨无助地承受着突降的血腥灾难。学生通过一幅幅的卡通漫画表达出了他们爱憎分明、颂扬真善美,讽刺批评假、恶、丑现象的作情感。
学生在感受、表现生活中以张扬个性的方式充分自由地表达情感、情绪于创造之中,他们收获的不仅包括认知的,更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情感的丰富与情操的提升,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所获得的鼓舞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