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陈红英
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四川省武胜万善职业中学校 陈红英
摘要: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英语教材与现实应用联系不紧密的教学做法,而且还可以“化难”和搭建学生听说读写实践平台。只是这样效果的达成需要我们注意不要在课件应用上本末倒置和喧宾夺主。
关键词:中职英语 信息技术 实践应用
教学信息化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形成常态,课堂上广泛应用信息科技助力教育教学提效提质已是一线老师的自觉行为。中职英语是一门以听、说、读、写为特色的外语课程,它给中职学生在发展英语核心素养和英语语言思维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培养平台和机会。特别是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更使学习兴趣不强烈的中职学生感受到了英语课堂的生机和活力。其良好的实践意义让我们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应用之策催生了积极尝试的探究之心。
一、中职英语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实践的原因
(一)改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兴趣是动力生成器。中职学生大多因为英语学习兴趣不强而导致动力不足,薄弱的英语基础又使他们在英语实践中接连受挫。无形中又遏制了他们英语求知路上的动力生成。而应用信息技术就可化英语学习中的枯燥而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起到激兴培趣促主体性释放的效果,从而实现改变动力不足的效果。
(二)改变英语教材与现实应用联系不紧密的教学做法。与现实应用联系不紧密的教学做法就容易导致“学用两张皮”出现,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用武之地,这样致使源自生活的英语却没了实用性。而应用信息技术助力就可很好地改变这一不当做法。通过多媒体引进现实生活进课堂,就可很好解决这一不足,而且能使学生学到职业英语。
二、中职英语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实践的有效做法
(一)在教学准备中强化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凭借----课件制作。实践应用信息技术助力中职英语教学取得良好成效需要我们老师在有良好信息化素养基础上能够创新制作教学课件。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老师因为信息化素养不高导致教学所用的课件都是交互性极低,针对性不强的课件,整版整版的英文呈现在智能教学一体机大屏上,这样的课件不仅使人观看觉得累,找不到重点,还不能激发兴趣。这是不利于提效提质这样需求达成的。有效的能助力我们预期目标快速实现的课件应是老师针对学生英语现实而设计制作出来的“软体”,交互性好,可视性强,能突出视觉重点,给人清新感。这样在教学应用时学生也不会因为字母的密密麻麻而不知所以然。
当然,能具备这种效果的课件是需要老师有较强的信息化素养的。实践中,我们老师要掌握 PPT、Flash、AU、PS等多种能制作课件的教学软件,并能创作性地制作出多媒体应用课件。同时,还要具有美学能力,能使制作出的课件在视角上具有很好的吸引力,能聚焦学生视角而不走神。另外,还要善于电子绘画,制作动画,开发出一套适合自己所教班级的教学用软件。这样才能使教与学在课件“串联”下变得更有互动性。
(二)在教学实施中利用信息技术“化难”形成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英语教学要提效提质我们老师就必须要抓住重点,在突破难点上创新实践。而运用信息技术则是教师突破难点的有效“化难为易”方法。比如,在进行情景口语教学展开时,我们老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特有的动态呈现功能,通过播放语音范本确保发音的准确性,并能通过形象示范让学生习得单词、短语或较长语句的读音方法。这样就可在优化的呈现中让学生重复英语实践就可使之在知识建构中获得提效效果。在应用信息技术实践中有效“化难”还可以通过对特定情景的仿真模拟而进行,特别是情景交际的展开和语法知识的内化更有效果,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在何种情景下运用何种言语进行交流更为适合,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英语实践。这样实施,我们老师既实现了教学难点的打破,又使学生获得了更大成功,提升了体验感,增强了收获感。
(三)在听说读写训练上利用信息技术实践可搭建很好的平台。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的形成是英语教学提效提质的重点追求,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开实践训练比我们“裸口教”更具有情景上、速度上、效果上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在自我总体知识中的占比。实践中我们应用多种教学介质负载知识,使教科书中生硬的单词变成图形、声音或动画,缩短了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让他们在分析语法结构中减少知识习得的困难,从而提升消化和吸收的内化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变得简单快捷,使学生知识更快速地向着转换英语实践能力转化。有了这种收获感的内驱,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有更多的动力参加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话,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好。在这种交互中,同学们可以听、说、读、写,其相应技能也会持续增强,课堂上的活力氛围和实施效果也随之增强,教学水平也随之提升。
三、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实践的应注意问题
(一)避免课件应用本末倒置。在课堂上,老师要做好充足的课件准备工作,掌握好教材中的关键与化难方法,选用能达到最好教学实施方式的信息技术手段,并积极在课件运用中与同学们进行沟通。避免被课件“牵着走”,要积极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和“人”与“机”的交互,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去学并收到良好效果成为现实。
(二)切忌课件应用喧宾夺主。教师只有合理而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英语课堂上的实践,才能提高其形象性、科学性和交互有效性。千万不要使自我成为“点鼠标”的执行者,切忌课件应用喧宾夺主。
总而言之,科学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才能使我们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提效提质的预期得到充分实现。当然,适当结合传统的教育方式再辅以信息技术手段也是我们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做法。但这要注意二者结合的缺点克服。
参考文献:
范平秋,中职英语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运用[J].中小学电教,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