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叶旺军 和丽珍

“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叶旺军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第一小学

和丽珍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第小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通过数学活动,使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概念
解决问题是指灵活地、有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数学知识去解决、理解问题,包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数学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技能,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常见模式
“解决问题”,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要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一实际问题,需要信息、数据、事项、关系等,解决问题与以前的应用题教学有所不同,它不是简单的代入公式,死搬硬套,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才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学生能用“数学化”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营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中,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处处都存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构建起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引导学生把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交流思路和方法,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还能发展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求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操作,小组交流不同的算法,得出最优方法。然后请学生用这种方法实际算一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在学生解决了问题后,教师及时引领上升到数学层面上展开思维,进行变式练习、开放性练习,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还能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寻求解决问题恰当策略的能力。也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之感。
四、“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的三大价值
1.探究性学习,发展个性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应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问题,找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搭建一个桥梁,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的探究过程,因此,这一教学过程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经验的老师都有同一种感觉,在教学计算教学时,学生学起来很枯燥,而且难以理解。如果我们把它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此问题就迎刃而解。而解决问题具有开放性。此教学内容主要有纯图片、半文字半图片、纯文字的。信息内容来自日常生活,是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信息趋于多样化和开放性。让学生主动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更好的激起学生兴趣和探索热情。
2.给足空间,发挥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后,得给学生留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策略,再结合小组合作,形成初步的解决方案。
《新课标》要求,在解决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只能起主导作用,而不能牵着学生走。必须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信息、寻找桥梁、联系问题,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提供现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内容,就能促进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主动发展。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没有问题也就无从研究。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乐趣,激发他们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教师开始上课时,可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通过观察和欣赏后将自己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便可以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引起争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的主体意识。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看,分组讨论和交流,并汇报和交流获取的信息。
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学与探索,我觉得解决问题的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还能较好地帮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根据需要处理信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教学,还能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反思等学习品质的养成,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系的。


点击次数:23  发布日期:2023/1/10 15:40:0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