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热爱大自然的探索者陈 倩
让学生成为热爱大自然的探索者
四川省武胜县街子小学校 陈倩
摘要:有效科学教学不能把学生整天关在教室读背记相关知识点,正确的实施路径中必要一条向大自然开放的法子。作为一线科学老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热爱大自然的探索者。本文探讨了让学生成为热爱大自然的探索者的原因、意义和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 探索者 大自然 热爱
小学科学源自大自然的神秘解读,是培养学生科学启蒙思想和发展探究能力的重要实践平台。生活化理念的实施就不能让学生仅在教室读背相关知识点,纸上得来终觉浅,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源于大自然的普遍性和实用性,故而,让他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亲近自然成为了很多一线科学老师的教学发声。
一、让学生成为热爱大自然的探索者的原因
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是一个丰富而神秘的宝藏王国,在这里神奇的植物与可爱的动物能够让学生流连忘返。让酸味变甜的神秘果、会变颜色的小花、专吃飞虫的猪笼草、羞涩胆小的含羞草,让学生们倍感大自然的神奇。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悄悄繁衍生息,在城市的街道中,路边的石缝生长出坚韧的小草,小蚂蚁在我们不易发觉世界里辛苦劳作。这些大自然中一丝一毫的美,都值得学生们去积极探索。而现今,随着时代进步与科技发展的加速,现今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当代学生们成长在一个充斥着电子产品的世界里,网络丰富的信息能回答学生的各类问题,但是学生感知能力也被大大削弱。让学生走出去,探索真实的大自然,能够给学生带来声、光、形、色、味的感官刺激,促进学生知觉的发展,同时大自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对于促进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欲望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二、让学生成为热爱大自然的探索者的意义
(一)能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多让学生走出去探索大自然,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生物的名字,而是使之对自然生物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在观察与探索的过程中产生对生命的思考。自然科学教育的意义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存在和万物生灵都是一样的。在很多人浅显的认知中,动物是有生命,而植物是物体。故而一些人对花草树木的就产生肆意践踏的处理。通过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观察与了解中感知动物植物,就是要让他们对于自然的万物有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认知观,能够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自己生命如同自然界其他动物、植物一样,都是短暂的,都是一去不复返的。从而让他们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科学观。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近大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个科学教学人的共同心得。当学生了解雷电、暴雨、彩虹、台风等自然现象,观察到飞鸟虫兽、花草树木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最大程度的被激发。如果大人能够正确的引导他们,学生的观察力、学习力、抽象思维和形象表达能力都能够培养起来。在这样的学习探索过程中,激发的好奇心、探索精神、主观能动性将伴随学生终生。当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阳光的灿烂、泥土青草的芬芳、清风拂过面颊时的温柔,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儿童知觉发展的需要,更会支持学生心智的发展,当学生的生命得到滋养,进入学习状态时,就会有更大的热情,对待人生的态度也会更加积极阳光。
三、让学生成为热爱大自然的探索者的策略
(一)做好观察记录表
作为老师,在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只有选对方法和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观察动物或者植物时,教师可以将他们带到户外,并且将寻找的植物、动物用采集图片和文字记录的方式做好笔记。在走出去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发放“动植物观察记录表”,让学生们记录好发现植物、动物的“时间”、“地点”以及“动植物特点”,在叙述时做好图片和文字的记录,便于日后回顾和思考。这种记录的方式是自然科学探索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学生们整理信息,并且在整理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思考。
(二)鼓励学生近距离观察户外的动植物
走进大自然,为了帮助学生近距离观察户外的动植物,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手持透镜、放大镜、铲子、手套等相关工具,提醒学生在发现动植物时可以使用工具进行观察,可以在草地上、树叶下近距离观察。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观察到更多自己不曾发现的动植物秘密,能够对大自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自己的探索欲望,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并且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
(三)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当学生们对大自然有了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后就会感觉有了收获。其实不然,发现所得还须以成果形式“留痕”。作为一线科学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以扩大观察效应。在分享的过程中,与其他小朋友产生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们回想发现动植物的时间、地点以及特点,让他们在回答和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更深刻的思考,同时加深自己的印象,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让他们对大自然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及受此触动而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
总之,作为奠基的小学科学教学就应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生成为热爱大自然的探索者。要知道,我们的源于自然的科学实施是成人与学生都应该终身学习的知识,为了促进学生大脑发育与感知能力的提升,我们科学在探索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开放教室而做到多带领学生走出去,探索真实的大自然。在此过程中,引领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和思考大自然现象,从中获得规律认知。在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中,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保护大自然,崇尚科学,成为热爱大自然的探索者。
参考文献:
[1]李秒诚,让学生走出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J].科学中国人, 2020年。
[2]郑小春,科学教学应引领学生关注自然探索自然[J].黑河教育,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