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法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中的应用谭超平
分组教学法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中的应用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谭超平
摘要:分组教学法是一种有别于分层教学法的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特长小组、兴趣小组和课后服务的开展中,科学设计并实践的分组教学法能有效帮助学生发展信息技术能力和实现我们的教学预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分组教学法 能力 应用 提升
分组教学法是一种有别于分层教学法的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从宏观着眼对学生整个学习小组施加学习任务或问题解决布置,是以整体完成效果为考核而实施的。因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意识方面有着比其他教学法更具优势的缘由而获得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提倡推荐。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强调动手操作的实践性课程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实实施这种方法更具优势。过程中以任务为驱动,实施小组考核,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增强荣誉感,发展合作意识。经过这几年实践,我发现分组教学法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过程实施中具有重要的培养意义。接下来,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课后服务所开展的情况,对如何实践应用分组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一、信息技术课堂应用分组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首先要科学分组。实践应用分组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要对班上同学进行分组,相当于搭建应用场景。老师要充分认识所执教班的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以便进行合理的分类。过程中可以座位展开,也可以按照“组内异质”的原则建组。各组人员不宜太多,具体组数视班额决定。组内人数也不宜过多,5-6人较适度。这样的分组既可保证组内人员面对面地协助和交流,又可让每人都有参与操作的机会和时间。毕竟信息技术技能的发展需要人人动手操作而不是一人能学全组即会。
其次要人员分工。构建了小组还要注重组员在学习任务解决中的分工,人人都是主体而不是看客。既要担当学的任务,操作的任务,还要担任合作上的任务。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和发挥出1+1>2的效果。在挑选小组成员时,组长的选择要慎重,能担当的除了要具备充分的信息技术理论的操作能力外还要有协调的能力。为达到这种效果,我们老师应该在实施前多加注意,找出每个可任的小组长。在分组时,各组之间的综合能力差异不宜过大,以便于组际竞争。因为应用小组教学法常是在知识综合应用课堂中,如利用文本框、图片框设计制作班级小报。
再次要促进相互合作。多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相互来做,对于第一批能熟练使用这些操作的同学,老师应提出让他们当“教员”的要求,以引导其他同学去完成。也就是我们老师在布置任务时应先要求那些应用能力基础较好的学生出来进行操作。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激励更多的操作者,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学生作“小老师”实现“兵教兵”“兵带兵”效果,对二者都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效果。我们所选的小组长既要自己做好“学员”又要扮演老师当好组内的“教员”,不仅要知道操作步骤和方法还要他们积极学一些信息技术理念,能让组内的其他学生知晓“所以然”。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班级中进行分组活动时,要注意观察各个小组的学习状态和学生投入程度,巡视中发现问题还要注意学法引领和方法指导。对不用心不积极的小组、对没有达到目标而就游观的学生个体、汇报态度不好的或者该轮汇报不去的学生,作为老师可采取严厉批评和大加鼓励相结合的方法来促进,让学生操作有动力,学习有自信。如果在组内合作时遇到困难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操作步骤,交流思维方法。
最后,引导搜集组内成果。组内合作成果包括动手操作而形成的“成品”,也包括操作过程中的想法、建议和汇总总结,这个过程要集体商议,个体汇总(轮流执行),最后把“成果”报告给老师或进行亮相展示。例如,在学习了文件夹操作后,各组汇报员上讲台在智能教学一体机上进行动手操作,现场展示组内获得的成果。
二、拓展应用分组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分组教学法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实现新知教学任务和课堂巩固,而且还可以拓展它的使用范围扩展到发展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中去。在不同的领域,这种教学法都有很好的市场。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学校安排,把这种方法应用于兴趣小组、特长小组、课后服务等不同的领域中来促进学生发展信息科技素养,让他们在这种方法应用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强的应用能力和合作能力。但这效果的实现需要我们老师加强小组这个团队内部的竞争与学习气氛,并赋予各个组员充分的“学习自由”,以促进组际竞争,促进团队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课堂上我们为强化组际竞争可展开设计制作竞赛,通过海报制作、文本排版、网页制作、简单动画制作、节日贺卡制作等多种形式,对效果好、成绩优异的小组团队要进行奖励,同时鞭策后进。在学校,为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可发同起年级的班级制作创新赛,鼓励学生在课后服务中积极去探索学习信息技术,掀起信息技术学习和比赛风。这样的实施所体现的分组教学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业枯燥问题,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班级之间的竞争性,激活班级活力。而且,通过特长小组、兴趣小组和课后服务的开展,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感兴趣的学生还得到了更多与计算机接触的机会,得到更进行深度研究的时间,这对于促进他们对计算机学习兴趣的担任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分组教学法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教学培养作用。不论在自身课堂还是在特长小组、兴趣小组和课后服务的开展中都具有不少的应用市场。作为一线老师要在深入研究这种方法的同时,最好还将任务驱动方法结合起来以创造出的新的更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提效提质的教法来,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蓝予诚,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8年。
[2]李优琴,信息技术教学中分组教学法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