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习作能力在日常训练中得到有效培养胡 忠
让学生习作能力在日常训练中得到有效培养
四川省岳池县北城小学校 胡忠
摘要:为了提升小学生习作能力和水平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利于习作培养展开的学习舞台,除了习作教学主阵外的专门培养外还要强化模仿、扩写、续写、日记这样的微写作练习,使他们在反复的习作实践中获得确保发展的时间。与此同时,对其进行习作指导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能力 培养 日常训练 有效
习作不易,比登天还难。对于现在很多小学生来说,习作这个练笔活动实在是一个令他们头疼的问题。他们不但没有内容可写,而且还没有习作方法不知如何下笔。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小学生在习作的时候往往都是“咬笔兴叹”。对此现象我们也是看在眼里而用心去分析究因,不难看出造成他们习作倍感难的原因有如下:第一,主要是语言贫乏,心中无货;其次,就是习作方法缺乏。习作语言不规范,表达不清楚,要求通过阅读来学会表达和规范语言表达方式。再次,走进学生习作中我们又会发现他们在写作方式上很单调,词汇也很少,没有修辞方法运用。针对这些问题,在探讨学生习作能力有效培养的问题自然就是想方设法对此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使教成为基于需求之上的针对实施,更富有实效性。但在这儿,我们不谈每周的大作文教学,只言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习作辅助训练。
一、安排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练笔中掌握方法
写作是一项最能体现人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习实践。所以,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前提下,培养他们的写作技能增强他们习作信心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故而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安排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仿写、扩写、续写等的实践中得到兴趣激发和能力培养。
(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展开仿写。仿写作为一种习作能力培养路径,其过程应从简单到复杂,即可以从简单的仿句开始逐渐向仿段和仿篇进行。从低段起,我们就可着力仿句训练,然后再过渡到仿段,到了中段以后就可以向仿篇进行了。在实践中,遇到好的句子,特别是一些描写非常生动传神的句子,可以语言、动作、神态以及景物描写的句子,可以用较多时间来训练学生进行仿写实践。当然,仿写也是有方法的,古人告诉我们,可以从“仿其文”“仿其格”“仿其法”三个方面去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也就是要让我们学生掌握模仿的基本方法,让他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模仿,这样才可以化读为写,化学为用。为此,老师引导他们去看多读并多去在观察中收集材料。特别应在文本读中进行观察思考:一种是在阅读示范文本前,把他们组织起来对所读文本进行观察。二是学习文章的形式,根据范文的具体情况和所呈现出的写作方式来进行观察。所观察到的东西必须与所模仿的范式相适应。在对学生进行模仿练习的过程中,老师们更重视对其进行“仿”与“创”的相融,引导学生虽是模仿却也有创造成份,而且创造成分随着见识拓展和年级增高要不断增大。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就要随时准备仿写开展,例如学了《桂林山水》就要引导学生对山水特点的描写句子进行仿写,学习了《颐和园》就要引导学生仿写随景换段过渡的写作方式,学习了《牧场之国》就要开展全文仿写。
(二)指导学生在理解范文基础上开展续写、扩写。范文是模仿、续写和扩展的基础和凭借,而对范文认识的深刻是成功续写和扩写的先决条件。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加强默读、朗读和复述的教法实施,让学生尽可能对范文有着深刻的认识。因为基于此,学生在心目中才可以更好地揉合内容、情感、思想,使其成为其语言表达的载体,甚至成为一种语言创新。在深刻认识过程中通过引导式背诵或听写训练还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发展。在习作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到题目去阅读文章,要联系立意,选材,讲段意,分层次,要构思出本次习作要表达的主旨。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让同学们获得更深刻的认知,还可以让他们学习如何去表达自己的习作。比如《凡卡》一文教学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习作中利用续写的方式来表达凡卡的不幸,促使学生对其产生更强的同情心。当然,在续写前我们老师应搭建平台让学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设身处地地为凡卡思考。又比如,对于《少年闰土》中“捕鸟”段落就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写,让学生把这部分内容写得更充实,具体。
二、加强过程积累,让学生在日记中获得反复锻炼机会
日记,微写作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由于基其短小,不限内容,很容易写成,故而在学生习作能力培养中很受老师喜爱。作为一种强化过程积累的写作方式,要让同学们记录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一些日常学习或生活中的内容、事件,要求学生经常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日常所学的知识和促进习作技能提高,尤其是一些好的句子、写作方式等,同时也能强化日记写作者的积累能力和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所以,在小学,我们应该强化小学生的日记这种有效的习作培养方式,让他们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为此,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在日记内容上要做到真切,二要要有内涵,三是要使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展开叙事或描写。记日记,可以写得很长或者很短,但是所用的文字一定要通顺。在这三个方面,要求同学们把日记天天记录下来,经过不断的练习,一定会取得能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的很好的效果。
总之,要想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是一个系统化、方体化的训练工程,在抓好主平台大作文教学的同时还必须从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过程入手,多构建习作训练平台,重视在读写结合中培养学生习作实践。这样,就可确保习作落实到堂堂阅读课上而不是一周只一次的单一。在反复训练中,学生习作能力才会得到强化和增强。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从自己的作品中体会到习作进步的快乐。
参考文献:
张爱民,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指导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