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议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成诗咏

浅议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成诗咏      湖北省宣恩县民族实验小学

摘要: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好习惯终身受益,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必须从备课、教法、学法等各个环节入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习惯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要熟练的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地应用,一辈子也用不尽。”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明白怎样做才是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才能让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
一、提升教师语文专业素养,练好语文基本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所以研读文本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必修课,也是我们一生都必须修炼的看家功夫。
1.课前准备很充分。教师在理解新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一个心中的预测,多想想学生们需要什么?学生们喜欢怎样学?学生们能不能学得懂?再进行教学二次设计,这样我们的课堂中就做到了有备无患,胸有成竹,满足需要,调控自然了,课前精心设计了,会多一份把握。
2.课中做到绘声绘色。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是一个生动的问题情境,教师要让学生活跃思维,要让课堂成为交流发展的智慧场。“水本无华,相荡起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发灵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的各个环节,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探讨、发现知识的愿望,共同总结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

3.课后反思,不断进步。一节课上完,总会有些让自己惊喜或遗憾的地方。教师在课后要认真做好教学札记,及时反思一下在课堂上让自己闪光的亮点,和同事交流心得,可以使我们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
二、探究教法,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是说,教学的法则、规律是比较稳定的,而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变化不定的。教师要让学生从学习的角色,转换为文中的角色,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更多的情况下,是学生与学习内容中的角色融合。如在教学《月亮的心愿》时,可以让学生就文中的月亮,或是某一个形象,以“假如式”进行思考,“假如你是xxx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一个个贴近学生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的“笋芽们”“月亮姐姐”“鹿先生”,出现在学生头脑中。这不是表面上的让学生戴这样那样的头饰之类的东西,而是通过教师的富有情趣的语言,引领孩子走进文中描绘的世界。低年级的孩子,一旦老师真诚地说他们是可爱的笋芽儿,美丽的月亮,说他们是一缕风,一束阳光,那么在孩子的情感中,他就是这个样子。他在体验风、体验阳光、体验动物、体验形象的过程中,释放了自己的情感,丰富了自己的语言。
三、重视学法的指导,在我们老师的引导下,把课堂交还给了学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对学生有意识地指导、传授学习方法,使之达到思之有序,行之有法,习而得之,终生受益。一个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是绝对会在“学法”这方面对学生下功夫的。
1.学会等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苏霍姆林斯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教学中我发现许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让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不迭地启发、暗示。然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进行多深呢?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里匆忙寻找片言片语作答,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上走进了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中去了。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学生深入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却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
2.学会读书,给学生在读中感悟时机。我们的阅读课应以读为本,读是最重要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手段。“文章不厌百回读”,读了,体验了,才有理解,有感悟,这种前提下的积累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想。
课堂上我们时时刻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体验——概括主要内容要看书;汇报交流要看书;当孩子理解不透、感悟不到的时候,更要引导学生再看书……课堂就应该是手不离书,眼不离书,口不离书,脑不离书,回归文本的进行语感的培养。因此,课堂上教师恰当的关注度、精当的引导度、有效的组织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把握语文特色,提高语文素养
1.树立正确语文教学观。课堂教学只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不能局限于课堂,而是必须从课堂拓展到课外。“注重语文学习环境的创设,善于课堂内外的良好沟通,学校内外的课堂,内外部的联系”,这一直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我们应以此为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课外汉语现象,加强课外语言实践。例如,带学生去阅览室,让他们在课堂上学会阅读,课外爱读书,懂读书。只有把课外书籍和文章作为语文教学教材,才有意识地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课堂走向社会,培养学生运用广阔的语文工具和习惯的能力。
2.为学生推荐有用的课外读物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教学轨道。“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我们应该把课外阅读作为一门必修课的“大后方”,把知识教给学生,以广阔的智力背景,真正关注、引导、检查学生,将课外阅读作为一件必须做的事情。
总之,要做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就是需要老师结合传统教学和新形势下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根据新课改要求,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与途径。小学语文课堂需要在形式上不断充实、方法上不停改进,这样才能有更强的适用性和进步。

 


点击次数:44  发布日期:2022/12/5 9:29:5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