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小学安全教育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论提高小学安全教育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四川省安岳县两板桥九年制学校 唐利娟
摘要:学校作为学生良好安全意识的奠基者,必须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将安全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纳入到常态化的教学育人实施中。本文探讨了提高小学安全教育有效性的创设情境、丰富活动锻炼平台、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结合案例开展安全意识教育等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安全教育 有效性 提高 实践策略
安全教育是学校所有育人活动的保障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作为一线教师不论是学校哪一战线上的,都应有责任和义务将此惠及到学生身上。现行直接担当学生安全教育的教材多种,道德与法治、生命生态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都是为培养学生身体安全、身心安全的直接教材,这些教材的育人实施都直接惠及到学生安全上。为了提高学生安全教育有效性除了共同携手外,各处学科教师还要创新策略提高实施有效性,才能为学生健康成长支撑起一片睛天。下面,我结合多年学生安全教育实践谈谈提高其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环境育人”,要实现这一效果我们就可以利用环境这个外因作用来促进学生安全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离不开良好的教育实施环境。但是,不是有环境就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能真正助力学生安全意识提升的环境一定是教师精心改造过的,而且还在利用上有用心营造的痕迹。落实到过程中。首先,关注家庭教有环境。家庭对孩子成长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家长应注重教育艺术,通过言传身教激励孩子奋发上进,掌握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同时营造愉快、民主的家庭氛围和文化气息,陶治孩子的情操,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其次,改善教学环境。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有的主阵地,教师要积极创设教育主体环境,可以在校园里张贴安全标语、绘制安全科普漫画或设计安全专题黑板报,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校风与班风建设,发挥校风班风对学生意志行为的同化作用、促进作用及约束作用:此外,整合外部环境。针对不良信息屡禁不止、黄赌毒沉渣泛起等问题,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先进教育理论,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学生的一切,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调动学生自我完善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二、丰富活动锻炼平台
鉴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一现实,在教学实施时我们老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需要精心策划和安排各种形式的、富有童趣的教学形式和流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常见的活动形式有:
(一)创设角色扮演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安全实践。角色扮演最利于安全意识真正“安家”,让学生在践行中体验和感悟,明白其中道理。例如为了让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防范交通隐患,设计小品:“一小孩在公路上骑车,突然一辆轿车疾驶过来,将小孩撞翻在地,吓坏路人。有人连忙拨打“120”急救,通知小孩的家长。父母来后失声痛哭,扑到在小孩的身上。过了一会儿,急救车来了,将小孩送到了医院。医生说,如果司机不及时踩刹车的话,就不只是撞断脚了。通过这样的表演,学生明白了车祸猛于虎,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是重要的。
(二)利用趣味化小游戏实施,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收获知识。在实践中,我常常将预期的内容编成儿歌、顺口溜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记住,在记住中进行实践。例如,在实践中我们可安全教育要求通过安全教育儿歌的形式进行实施。过程中配合校园广播或教室中的多媒体展现,让学生记住或背诵。
(三)举办安全知识竞赛,鼓励学生认真了解身边的安全常识。例如为了让学生注意防水、防火、防电、防毒、防坏人、防交通事故的具体内容,教师将学生分成6个组,每组8人,合作完成寻找答案的过程,并以书面形式呈现成果,一组一个。人多力量大,不多时间,学生就写好了,而且也写得很具体:然后,要求一组推举一个学生汇报,教师再做适当的讲解: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自由谈一谈自已的见解或看法,发散思维与想象,全班成员进行分享学习。
三、建立安全规章制度
小学学校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主阵地,要完善学校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建立户外活动组织安全制度、课间操安全管理制度、用药安全管理制度、门卫安全管理制度、上下学安全制度、坐校车安全制度等,要明确教师安全职责,监护的措施,提高家长与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此外,还要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为安全做好保障。
四、强化自我保护能力
小学学校的安全教育,不仅要获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建立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环境,还要培养学生的安全自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还要告知学生需要配合的事项。此外,学校要结合安全教育主题,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有计划地向家长和学生宣传交通规则、用火安全、用电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等。
五、利用案例开展安全教育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可以结合案例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针对学生身边发生的安全事故,特别是很多血的教训,生命的代价,教师可以讲述给学生听,利用它们的真实性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安全教育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汶川大地震实例、溺水案例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总之,小学学校的安全教育,要从环境、规章制度、学生教育、意识教育四个方面出发,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苹,提高小学课堂安全教育效果策略研究[J].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
[2]方芳,提升学校安全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