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新课改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新课改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四川省武胜县万善小学校  胡春华

摘要:新课改推进中我们获得了很多新理念。要把这些理念反哺于数学教学中就需要我把之化为实践行动。本文探讨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化教学、体验式教学就是其中的几种。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低段课堂  新课改理念  实践应用

“五育合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推进,在大量的实践中让我们一线教师获得了许多“优教优学”的新理念,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互动课堂的建立、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实施……作为一名小学数学低段课堂执教者如何把这些从新课改中获得的新理念又反哺教学,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就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必须认真思考并践行的重要课题。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新课标理念在低段课堂实施中的实践应用。

一、生活化教学理念,让“生活”走进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现行数学教材可以说是生活抽象概括的典型结果,针对于此,学数学要搞清为什么而学和为什么而教的问题,不是“应试”需要,而是新课标强调数学在培养人的应用创新能力和在发展学生理性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的需要。我们知道,人之所以学数学,就是因为他们想要用它来处理现实中的问题,想要在社会上解决影响他们工作的实际问题。所以,在我们的数学教育实践中不能将之与实际分离,应象新课标要求的那样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叫实施生活化教学。比如《100以内的连减》的授课实施我们可以结合现实的生活来进行展开,首先是12个获得“优”的女学生在台上一字排开,每个人都会得到一束红色的花朵,再由十个获得“优”的男学生走上教师讲台,给他们一人一面鲜红色的小旗。接着我们提出问题以诱思:亲爱的小朋友,你们都是优秀获得者,现在我们班上还有几位学生的作业本没有获得教师给你们的“优”呢?你又是如何得知的?能不能谈谈你的看法?你觉得怎么算?可以从总数中扣除12个,然后再减少10个,这是一个连续减法的计算吗。正是这一连串的发问引导,就可以吏学生思维不断地投入到思索中,让学生思考上台领奖的有几个,然后从总数中如何减除。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可以自行相互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比较直观地理解“连减方法”的含义,更能巩固地理解“连减方法”的运算实践。同时还能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这种教法是把现实从学生的现实中提取出现进行教学,即生活化,能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使他们能感受到数学普遍感,增强数学学习情感。

二、体验式教学理念,把数学学习变成一种体验

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学习的体验式教学在新课标践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使学得到更优化的实现,进而使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为,小学数学毕竟是奠基学科,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要为他们将更好地学数学,发展数学实践能力打下兴趣基础。因此,开展体验式教学是新课改的强烈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在学生的眼前展现一个五颜六色的数学,把枯燥乏味的数学教与学变成鲜活的趣味实施活动,让孩子从心里爱上数学,积极运用数学呢?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在课堂上把数学学习变成一种体验式学习,具体实施就是我们要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经历出发,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以体验作为认知基础,起到铺垫作用,进而理解快,快速体验成功。比如《比高矮》一课,我们老师就可以这么来做:课前将黑板擦放在黑板上沿备好,实施时假装惊讶地问:“呀,今天黑板擦为什么会在这“休息”,有没有人给我取下来呀?”指名一位个儿不高的学生帮取黑板擦,显然是够不着的。此时我们教师就可以微笑着说:“还是让我来拿吧。”老师动手拿下了黑板擦。并问:“同学们,刚才为什么他很费力也拿不到,而我这么容易就成功了呢?”这时我们由此引出比高矮的主题,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进他们就有了强烈的兴趣和体验来“说一说”。这样更能增强他们自信,促使主体发挥作用。

三、情境化教学理念,再现情景图模拟实际情境

现行新教材,不仅文质优美,图文并茂,而且富有变化,大量的情景图,确实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方面、拓展教学资源方面起到了很好作用。我们可以看见,那丰富的情境图既具有五彩缤纷的画面,还有精彩的童话、可爱的动物卡通、游戏活动场景。它不但使单调乏味的数学教材有了新的生机,也为老师的教学设计带来了大量的素材。经过实践探索,我们要把这样的情景图资源很好利用,可以通过两种方法,一是让学生观察,二是再现。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实践中采用再现方法的次数较多,而且作用也好,有利于提效。但这需要我们精心挖掘其中潜藏的资源,根据书上的图境信息更好地发挥想象,再现图片资源,这样更利于使静态的情境图变成生动的、现实的场景来助力数学教学生活化,给学生更好的体现。如《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章节配有青蛙吃害虫的情境图,教学时我们就可指名几个学生来扮演,在再现情境图的过程中让他们戴上青蛙头饰去找害虫吃。象这样的教学,既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又能让学生在动手、动口,模拟表演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而且更有利于使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更具趣味性,能收到更好效果。

总之,新课改理念还有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列述之。但无论哪种理念,我们都要一个落脚点,那就是要让我们所教的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成为现实,能提升他们数学素养。特别是在“双减”提效提质政策号角吹响的今天,更要把新课改获得的理论成果变成反哺教学的有效理念,从而更好地教,更好地培思育人。

参考文献:

[1]杨丽平,论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与学[J].新课程,2019年。

[2]曾学成,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提质教学探究[J].读写算,2020年。

 


点击次数:20  发布日期:2022/10/31 11:00:1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