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是最美的温柔” ——基于特殊孩子随班就读有效策略的个案研究
“接纳,是最美的温柔”
——基于特殊孩子随班就读有效策略的个案研究
四川省武胜县特殊教育学校 谢兰
摘要:在普通学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策略。由于管理不善、师资缺乏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县普通学校师生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接纳度欠佳。本文结合笔者在巡回指导过程中的典型个案,从以真爱为纽带拉近师生距离、以结对为路径搭建友谊小船和以家庭为后盾构筑温暖港湾三方面探究接纳随班就读学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随班就读 个案 接纳 有效策略
为了顺应时代的变换及落实各级有关积极推进随班就读的相关政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身份开始从单一的特殊学校教师向身兼县域内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巡回指导教师的身份转换。2018年至今,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负责我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日常工作。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一名普通特殊教育教师,面对全新的领域,我曾经一度感到很迷茫.......
为了保证特殊儿童接受公平教育,随班就读的教学模式得到强力推行。但是由于管理、师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县随班就读现状不容乐观。
一、众人眼中的“丑小鸭”:我们的初见与感慨
2021年4月,我随同资源中心团队成员赴普校试点资源教室所在普通学校进行常规巡回指导。为了保证每次巡回指导工作取得实效,我提前拟定好了本次巡回指导目标:对普通学校的特殊学生(含疑似)进行摸底筛查。那天,我们来到农村F小学,根据名册,完成了对有残疾证孩子的筛查后,我们跟负责人沟通,询问他们有无没残疾证但疑似残疾孩子的对象。分管领导和资源教师异口同声举荐,说有很多。还没来得及细说,分管领导便拿起话筒,对着正在课间活动的孩子们喊:“Xxx,过来!”。所有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到了他身上。顿时,课间的校园由顷刻的安静变得轰乱起来,有的孩子幸灾乐祸地不禁拍手,有的向他做鬼脸,几个调皮的男孩推攘着他向这边走过来......
初见:他有着结实的体魄,目光灵动,满头大汗。分管领导是个男教师,用很戏谑的口吻问:“Xxx,听说你今天又打了人?”他战战兢兢又异常肯定地回答:“我没有啊!”当分管领导还企图对他进行厌诈时,我提议找到一间安静的屋子,单独对他进行筛查评估。我们利用《儿童智力筛查测验》对孩子进行简易筛查,他很配合。根据评分标准及对应年龄,测出他属于轻度智力落后水平。筛查结束,他向我们挥手再见......
离开学校,我和同伴不禁感慨:各级要求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抛开对每个随班就读对象进行以IEP的拟定和实施为核心的繁琐的工作流程外,如此轻度障碍的孩子,在普校教师及同伴的眼里,他们俨然像动物园的猴子一样,被大家随意逗弄,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只被姊妹们嫌弃的“丑小鸭”。轻度障碍的特殊孩子尚且是这般待遇,而那些面相有些狰狞,问题更复杂一些的特殊孩子,他们在普通学校又会是何种境遇?我们由衷地感慨:接纳——是打开融合教育之门的第一步。
二、“不要再推开我”:我们的分析与思考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特殊行为,都会反应出他特有的需求。为了寻找调皮男孩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及目的,通过从科任教师及与孩子交谈,我们了解到:这个男孩叫豪豪,今年11岁。一谈起他,所有的教师都摇头,说:他太调皮了,总是做出很多荒唐之事。比如:上课几分钟后才慢悠悠走进教室,并大声喊报告;上课时,他总是无缘无故地随意走动,做小动作、扮鬼脸或惹其他同学哄笑;课间经常和同学打架,欺负女同学,脱女生的裤子,甚至掀开教师的裙子,往教师水杯吐口水......好像说起豪豪的缺点,罄竹难书。
幸福的童年给人的一生都是幸福,悲惨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治愈。据了解,豪豪有一个很不幸的家庭:豪豪出生后并没有太大异常,爸爸在豪豪5岁时生病去世了,妈妈抛下豪豪和小一岁的妹妹改嫁到远方。年幼的豪豪和妹妹只能跟随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爷爷常年体弱多病,和一位邻居老奶奶组建成家庭。好在奶奶心地善良,但由于能力有限,最多能保证孩子能吃饱穿暖,对于孩子的其他情感需求无暇顾及。因为豪豪十分调皮,奶奶便成了学校里的常客。
问题行为一般是孩子需求的不恰当表达,从特殊儿童平时的表现来看,问题行为一般包括获得关注、逃避、获得东西、自我刺激这四种功能。经过分析,豪豪由于从小缺乏父母之爱,他的很多情感无法得到满足,由于母亲改嫁,他对母亲的依恋无法得到满足,于是他将对母爱的渴求移情到学校女同学、女教师身上,渴求从她们身上得到满足。上课迟到,扰乱课堂秩序,他大部分的行为目的就是希望引起教师的关注,希望得到教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他的问题行为似乎在向大家宣告:请不要推开我!.......
三、“让我走进你”:我们的研究与实践
为了矫正豪豪的种种问题行为,我们跟资源教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以真爱为纽带拉近师生距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总是很崇高的。记得我们儿时为得到教师的一句表扬或者一个拥抱,会兴奋得睡不着觉,因为得到教师的接纳、认可而觉得空气都是甜的。首先,我跟资源教师沟通,希望豪豪的教师要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爱去包容、接纳豪豪的缺点,给于他更多积极关注。积极关注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是指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学生,并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例如:当他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时,即使说的不对也要鼓励他,不要批评他,使其产生挫折感。要指导他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他正确回答问题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如抚摸头部、拍拍肩膀、报以微笑等。让孩子真切体会到教师的爱。教师要善于用体态语言来表达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在他写字的时候,可以有意地走到他身边,看一看、或弯下腰来帮他端正写字姿势。另外,在生活中要多了解,多关心,特别是在他生病时,要热情周到地给予他温暖和关爱等。总之,要用一切办法让他体验、感受到教师的接纳和关爱,使其恋母情结得以适度满足。
2.以结对为路径搭建友谊小船
有研究表明,对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来说,来自于同伴的友谊和来自于教师的支持同样重要,同伴的接纳能够增进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与普通学生社会交往的机会,满足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需要,帮助他们提高自尊,促进情感发展。教师可以召开“接纳特殊学生”系列主题班会,通过欣赏《来自星星的孩子》《与光同行》等残疾人影视作品,引导普通孩子了解典型特殊儿童的特点和困难,教给同学们正确的方法主动和豪豪做朋友。如:可以挑选班里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与他约定秘密的形式个别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他豪豪的种种不幸运,引起孩子的同情与共鸣,引导他与豪豪成为朋友,走进豪豪的内心,从而渐渐引导豪豪要想与大家成为朋友,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如手拉手做朋友,一起遵守游戏规则等,让豪豪感觉到同伴的接纳与温暖,找到归属感,从而爱上班集体。
3.以家庭为后盾构筑温暖港湾
教师通过家访,切身体会到豪豪的生活环境。教师引导豪豪的爷爷奶奶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及优点,不要经常因为孩子调皮做错事就请家长到学校。避免家长对孩子失去信心,从内心放弃孩子,让孩子本就孤独的内心更加无处依靠。爷爷奶奶即使不能给于孩子学习的帮助,也可以在孩子平静的时候,聊聊天,拉拉家常,用温柔的语气讲讲养育他们的不易与心酸,触动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帮忙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当做得好时,适当地给于一些可口的零食、心爱的玩具、漂亮的衣服等奖励。作为豪豪的家长,要接纳自己的孩子,减少孩子的恐惧感,让孩子感受到:我不怕,有爷爷奶奶在,家就在。
四、“接纳是最好的温柔”:我们的收获与展望
临近期末,在县级“融合教育”专题培训会上,我遇见了F学校的资源教师,她告诉我:豪豪上课几乎不迟到了,也很少听见他打人了,有时还会帮助教师搬书本,帮助爷爷喂鸭子,更可喜的是,他在学校运动会团体接力赛中力挽狂澜,帮助班级取得团体比赛冠军,同学们对他的态度也好了很多。有的小朋友还把自己最喜欢的奥特曼玩具送给他,他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在这近10年的特教生涯中,我时常见证着这样的事实:世俗的偏见使世人歧视残疾孩子,讲究颜面的父母视残疾孩子如累赘,宿命论者想将他们抛弃......在巡回指导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普校老师眼中的特殊孩子,他们更多是由于家庭情况复杂,孩子缺乏监管,缺乏爱,从而产生叛逆及一些问题行为,不爱学习的孩子。从那群孩子的眼里我看到了自卑、看到了倔强、看到了无助。等候一朵花开尚且需要一定时日,更何况像豪豪这些折翼天使的成长。融合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接纳是最好的温柔,多一份接纳,多一份爱,柳暗花明的那一天终究会到来。
参考文献:
[1]杜玉虎,刘春玲.运用积极行为支持改善随班就读儿童行为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7(01).
[2]郭延庆.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3.
[3]张文京.融合教育与教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