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双减”政策下语文教学如何提质增效

双减政策下语文教学如何提质增效    

陕西省岐山县益店镇中心小学   张 鹏     

摘要: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实现减负提质增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后,教师进行精准课堂教学,优化的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和端正的态度进行语文课程减负增效,大幅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学语文教学如何“双减”背景提质增效展开论述。

关键词:双减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一、落实“双减”政策增加课堂亮度

在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堂课的任务是多而复杂的,小学语文课要进行导入、初读、深读、讨论、布置作业等环节,这样一堂课进行下来,所有环节的内容可能都是过了一遍,但是却没有让学生真正的记住,深入的去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但是,在“双减”背景下,要求学生能够精准的掌握知识,而不是再花空余的时间做一些补充和练习,要减轻作业负担,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复杂的任务变为单一的任务,保证学生在学校及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双减”政策下,要求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需要积极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思维逻辑并提高思考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快速的成长为一个社会中的个体。除此外,根据语文科目的特点,可以开展一些阅读课、作文课、口语交际课等,让学生的根据自己的特长或者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让学生在一些活动和游戏中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提高课堂质量,增加育人信度

“双减”之前,老师们在备课时思考如何把40分钟讲出层次、讲出效果,更多放在“讲”,大多数老师把精力放在如何把知识讲透、流程更顺畅、学生生成更出彩上面。老师所讲的知识要点,真正掌握的学生并不多,学生只是听懂了课,要点没有记住,更谈不上会运用。这样,学生的学习只是浅尝辄止,知识点掌握得很不精准,很不牢靠,考起试来,当然不能普遍取得好的成绩。“双减”要体现以人为本,提高课堂质量,老师就要从熟悉教材体系、知识结构、年段目标入手,对所教学科横向、纵向知识网。要根据年段特点设计课堂、创造课堂、创生课堂,才能把“学”和“习”,讲”和“练”,“学知识”和“育人”完美融合,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老师上课,一定要边讲解边让学生巩固,而且要讲练结合,及时而有效地实现知识点由理解到识记、运用的转换,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才能给学生带来普遍较高的学习成绩。

三、优化作业设计,增加育人温度

“减负”是要减少学生的课外书面作业量,并非阻止学生的一切课外学习活动。除了完成适量的书面作业外,学生还要每天花点时间去预习新课,巩固当天甚至以前学过的旧课,这是必须的,作业量相比以前大幅减少,这就对老师布置作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双减”之后,教师要有深度地研究作业设计,教师可发动学生自主设计、个性订制,分层设计,每一层学生作业内容不同、作业量不同,作业有共性,更强调作业的个性、实践性、探究性、趣味性、创新性。所以班上的孩子不仅基础牢固,教学质量也有明显的优势和后劲。让作业和生活产生链接,学以致用。要教师减少“依赖”,优化作业设计,增加育人的温度、创新度、特色度。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权衡作业的量是否合适,而且要给不同基础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量。作业要精选,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在众多教辅资料中精心选择作业题,所选的题目一方面要跟当天的上课内容紧密相关,完成了作业,就对当天的课程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巩固。

四、开发课程建设,增加育人厚度

在“双减”的背景下,要求不再为学生增加课外作业,减轻作业负担。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反复的运用教材,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能够让学生学精,而不是多学,不论在哪一科目的教学中,所有教材都是融会贯通的。“双减”其核心就是要让教育回到常识,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减”的目的是要提质,而作为学校一线老师,要提高育人质量,减少“畏惧”,努力开发建设课程,拓宽学生成长跑道,增加育人厚度。因此,不管是在进行哪一科目的学习,都可以积极地使用教材中的内容,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提升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五、探索评价机制,增加育人高度

在传统评价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般都是基于考试成绩的基础来进行,但是,在“双减”政策下,要结合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主动探索、完善育人评价体系,增加育人高度。老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教研组内老师或年级组老师共同商讨研发、或完善学校学生评价体系,从评价依据、评价原则、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管理、评价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思考。有了评价的导航,则“双减”落地才有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聚焦“双减”,研究评价体系,一线老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以及对教育的认识则会有质的飞跃。“双减”,减的是负担,增加的是老师对自身的专业本领。“双减”,减的是焦虑,增加的是老师对家长的专业引领。“双减”,减的是内卷,增加的是老师对职业的专业认知。“双减”工作是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契机,各方都需要沉潜下来,从立德树人的教育本真出发开展工作。我们要为社会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形势,具有综合育人能力的优秀人才。

总之,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能够不断的提升教学质量,真正的做到精简,在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以及学习压力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积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而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就需要教师更加用心去经营并改善,不断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真正的减负增效。

 


点击次数:27  发布日期:2022/10/31 10:53:5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