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策略
浅析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策略
四川省阆中市妙高镇金城中心学校 王 春
摘 要:物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复杂的物理知识进行简化,将简单易懂的生活知识与物理现象相结合,来提髙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并提高初中生的物理综合素养。本文从多方面阐述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 生活化 实践
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使学生更易理解物理知识、突破重难点。实际教学中,应把教材中较抽象的理论放在对应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加以解释,有利于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物理知识以及激发他们的物理兴趣。
一、创设教学情境
当学生处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情景中时,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会更深,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创设相应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认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相关性,那么他们就会降低畏难情绪。
笔者在讲“生活中的透镜”这一内容的时候,首先询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是否知道近视的原理?目前很多学生戴上了眼镜,但是对于为什么要戴眼镜、戴什么样的镜片他们可能了解得不够。在这个情境中,笔者揭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即学习与透镜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笔者首先带领学生通过放大镜来观察物体,并让他们讨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以及若是想让放大镜的成像更大,应当如何调整放大镜的位置?之后,笔者又给学生科普了投影仪的构造,日常生活中,学生随处可见投影仪以及幻灯片,但是对于其成像原理可不了解,借此机会教师给学生讲述相关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识点;然后,笔者又给学生科普了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在讲述完这些知识之后,笔者询问学生是否可以通过所学知识,搜集到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呈现的物品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此的话,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不会与知识有距离感,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抗拒心理。由此可见,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学生可以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且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会逐渐提升,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加深,如此,就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学习物理知识
初中生对于物理不怎么熟悉,所以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势必会充满疑惑和挑战,这就要老师加以引导,应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教师可参考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课堂授课时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来助力学生掌握和理解有关物理知识。比如说在讲到“惯性”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可提问学生:大家都坐过公交车,试想这时司机突踩刹车,你的身体会如何运动?因为很贴近生活,所以学生会积极踊跃的地回答问题,这时老师可以对“惯性”加以引入并进行分析,学生就会比较轻松理解。讲到“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这块内容时,老师可提问学生:当路过鲜花店时,会问到阵阵花香,为什么这么远就会闻到花香呢?这时老师给学生讲解“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时候也可以告诉学生生活中充满物理知识,引导学生运用生活实例学习物理知识,并且这种教学思路融入到每节课当中。
三、课后作业实现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的设置对于教学效率也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课后的生活化训练,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物理知识本身就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布置课后任务时,教师就可以将原本的书面作业变为实践作业。比如教师在让学生巩固平面镜成像的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用一面平面镜进行平面成像的相关操作,并将操作步骤以及最终的实践结果记录下来,将其作为课后任务,这样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就能够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提高实践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巩固所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开展物理实践活动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识能力,这对于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比如教学“光的反射”一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不同的镜面进行反射,在进行实验之前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去动手实验。这样得到的结果,会让学生印象深刻,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以往的固定教法,使用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文化观,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物理文化综合水平。
五、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
为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继续贯彻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业。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且可以在家中完成的初中物理实验,将这些实验设置为学生的家庭作业。首先,教师应该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只掌握初中物理课本中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课本中的知识点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教师应该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其次,为了使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应用和实践课上讲解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教学“生活用电常识”相关知识时,课本上所包含的内容是有局限性的,为了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安全用电,教师就可以布置这方面的家庭作业。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到家中观察火线和零线的区别,还应该知道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伏。为了区别火线和零线,学生可以利用试电笔来测量。学生需要注意握住试电笔的金属笔卡,而不要触碰到笔尖,否则就会接触到电源。其次,当学生明白家庭电路的基本原理之后,还应该学习如果触电后如何做好急救。一方面,当有人触电后需要马上关闭电源总开关,还需要用木棒帮助他脱离电源线,如果情况更加严重,则需要拨打120急救电话。最后,学生完成了相应的物理实践活动后,应该写下相应的实验结论,并且结合相应的实验掌握物理知识点。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以及形式进行不断的探索以及改进,要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要能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