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论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四川省邻水县梁板镇初级中学  卢泽民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从传统低效高耗中走出来实现有效教学目标,就必须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引导和学法授予,采用现代手段抓实语文实践能力训练,让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有效教学中真正能获得有效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标  有效  观念  主体  学法  实践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都处在高耗低效状态,课堂都是教师一人独揽,所谓标准答案都是“教参”上的。特别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为“应试”而不惜题海战术,造成了高投入低回报。这也难怪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对初中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现状发出“几十年来语文教学没有什么改变”的深深感叹。我们知道,教育是为时代发展服务的,时代前进了,教育也必须跟着发展。作为奠基的语文教学更要走在时代前列,更要有率先改革的远瞻。如果墨守不成,那陈旧的语文教学就会越来越不适应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相反,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又如何进行呢?新课标作为时代发展远瞻导航标,按其意而进行教学实施培养人,我们自然就会正确地践行在教育正确发展的道路上。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谈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的实现路径。

一、转变角色观念,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观念指导行为。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实施。传统定位是“教师中心论”,持这样观点在实施时教师理所当然为主体。而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我们不能再以“教师中心论”来指导教学实施了,要自觉退出主体站位,进入到主导角色中去,去服务于学生这个课堂主体,为他们发展护航。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明确指出了谁是语文课堂的主角和服务者。而我们教师在这过程中就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平台搭建者、释疑的引导者和活动过程的筹划者,所采取的教的行为都必须服从和致力于学生的学。作为新课改的践行者,我们必须转变这个观念,才能更好地去履行自身角色意识,才能从自我角度思考、设计“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这是我们建构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高效课堂的首要问题。让学生学得有效果,才是高效教学的效果。

二、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法是让学生快速体验学习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凸显“双主”作用的重要方法。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学生不仅要学课本上的课文还要读背配套教材的诗词、文言文,如果没有良好方法支撑又何以完成那么多的阅读任务。因此,有效教学务必是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作为其中重点才是真正使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正确有做法。例如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们就可一改过去解释词句、交待背景、归纳中心、写作特点的陈旧套路,而是采用题眼切入、美读想景,抓住“沉醉”一词进行启发、点拨,很快学生头脑里就呈现出了一幅有趣的“日暮争渡”美好画面。这时我们再引导学生美读其词,就可以在与文接触中感悟到词人李清照不仅“沉醉”于酒,而且还“沉醉”于“景”、于“情”。

三、更新教学手段,注重直观手段教学

传统语文教学的低效,主要原因还是教学手段太落后,基本上都是单一的口头宣讲外加一支粉笔、一根教棍、一块黑板模式。随着“班班通”工程的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直观手段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氛围环境,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其营造的教学氛围可有效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可开启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增强学习动机,从而使他们更自觉地投入到课堂话资的探讨中。例如,教学《乡愁》一诗时,我们可先拆散其中四句的意象(乡愁是邮票、乡愁是坟墓、乡愁是船票、乡愁是海峡),再让学生重新组合还原,几组原声配乐画面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使重章结构的惊人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得以更加直观、形象和充分的体现。这种多媒体的语文课,让抽象的要领成为动态的审美对家,加快了美的信息程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学生能直接受到美感熏陶。也不失为实现语文课转“活”的手段。而它要做到科学性与语文的人文性相结合,感性和理性统一,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通过方式的新颖性来实现效的提升也是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策略之一。

四、搭建实践平台,强化学生素养培养

语文是门工具学科,其工具性说明了其实践性。因此,作为语文素养培养平台的语文教学我们必须注重实践平台的搭建。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抓实抓牢,但完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就把语文教学片面化了。传统实践已证明,这样的教学是害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一篇课文教学时,想做到样样都教、样样都抓是不可能的,语文学习涉及到那么多内容,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样样抓。只要注重一两个点,才能落到实处。平常我们说从整体语文教材着眼,确定每课时的教学重点,力争一节课一个重要训练点得到有效落实。而不是样样抓,样样都没抓落实的那样结果。故而,我认为有效的语文教学实施应从小目标上抓,把听、说、读、写融汇在一起,明确告诉学生,为求一课解决一个知识系统训练,并培养一方面的实践能力。我们便可在教学中通过抢答、口头作文,速写能力的培养,以此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提高有效性我们就必须在转变观念前提下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独立实践有方法、有能力,能获得有效的感知、理解、掌握和应用,能为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小林,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基础教育,2019年。

[2]刘辉平,新课标下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年。


点击次数:23  发布日期:2022/10/11 10:44:4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