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德育融入小学美术教育
新课标下德育融入小学美术教育
四川省仪陇县回春镇小学校 王 倩
摘要:美术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类学习科目,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美术学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文化课知识的掌握,还关注到学生情感体验与道德品质的发展,这就与小学美术教育产生了非常紧密的联系。本文我们就结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教育指导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美术;德育教育;策略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能够结合美术课堂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进一步发挥出德育教育的育人价值,助推立德树人目标的顺利实现,全面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进步。教师结合新课标探究有效途径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更好地发挥出美术学科的育人指导价值,在艺术科目的探索环境当中驱动学生德育品质的有效升华。
一、启发教学中融入德育
在美术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结合美术教育教学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基于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整体教学节奏展开深度思考。启发式教学的融入能够有效驱动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学生带来不同以往的学习体验,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更好地获得思想情感的升华,能够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在美术课程中的渗透效果。教师选择合理的时机结合美术教学融入相关的德育教育内容,确保德育教育与美术学科的无缝衔接,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内涵。例如,在教学《保护珍稀野生动物》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由于本课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知识,教师可以借此挖掘德育思想,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盗猎珍稀野生动物的纪录片段,使学生在真实的画面中感受到珍稀野生动物的紧迫性,进一步明确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随后教师开展相应的提问,并为学生带来一定启发,如:“藏羚羊被偷猎者无情猎杀你有哪些感想?我们又该做哪些事情来保护珍稀动植物?”教师通过优化德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索,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惯。
二、美术鉴赏中融入德育
美术鉴赏作为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美术鉴赏中渗透德育,可以组织学生分析探索美术作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想象力空间,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讲授相关的德育精神,保障学生在参与美术鉴赏的过程中获得美术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最受尊敬的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网上搜集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到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学习这些著名人物吃苦耐劳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培养,当视频播放完成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以往的美术知识对自己心目中的美进行阐述,帮助学生在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领会人物精神,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强化学生的整体学习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分析学生对这节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教学任务为学生深入讲解这些人物的绘画技巧,在讲解美术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一些道德品质元素,保障学生能够接受正向德育教育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美术鉴赏活动当中获得德育品质的有效提升。
三、绘画教学中融入德育
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欣赏并掌握相关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思想情感,这样可以有效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如在开展“狮子大王”教学的过程中,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音频导入,帮助学生识别动物的声音,有效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在课堂教授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分别对狮子的鬃毛、脸型、五官等形体特征进行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思维,引导学生在画狮子的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进行创作,如教师通过彩纸、彩泥、刮画等材料,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分别融入画、剪、贴等不同的方式来提高美术创作过程的趣味性,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作业评价环节,教师增加思想政治育人思想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形成保护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在拓展环节教师不断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认识和理解,保障教师在课后反思过程中关注德育与美育的融合,了解到美育是重要且基础的人生观教育,美育不只是美术教育,也是情感道德教育,未来的趋势是学科融合,如何将德育润物无声的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是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探索的内容。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科融合的教育发展背景下,教师应坚持德育教育与美术教学融合的基本思路,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德育教育在艺术学科中的渗透效果,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学,强化学生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使德育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各项思维品质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志翔.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2(03):59-60.
[2]王惠.与德同行以美育人——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2022(13):172-173.
[3]王春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策略[J].家长,2022(07):159-161.
[4]王双.小学美术教学生态德育渗透途径[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