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策略探析

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策略探析

四川省仪陇县宏德中学  赵茄静

 

 

 

摘要:

 

一个民族的进步需要创新,国家的未来也需要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素养也是目前乃至未来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贯彻“创新理解”的学科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探究化学知识。本文立足高中化学教学实际,从多个角度谈谈如何做好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一、什么是化学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依据现有认知能力,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认知、理解、联想、突破常规思维定势、多角度深层次思考问题,从而对事物提出新的见解或独特的解决问题方案,改进或创造发明出对社会有用的先进思路方法及新成果,是一种高层次的思想活动方式。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及动手实践能力有一定要求。而化学创新思维,首先是让学生能理解认知并接受教师的教学活动,然后开导学生慢慢养成自主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形成新的认知、新的怀疑、新的探究,在化学知识层面上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创新。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发创新思维,保护学生创新意识与成果,有意识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

二、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一)平等交流,重视学生非常规思维

近年来,在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创新成果,有实验项目的改进,也有新物质转化制取,充分说明中学生在创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要留意哪些学生对某个知识点表现出非常规想法,或是发现了哪些连教师都没留意到的细微问题。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与学生充分交流探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调动思维,在面对同一个知识点时充分聆听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及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跳脱常规思维,甚至与教学内容有所偏离,但只要是涉及化学知识的,在有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又比较新颖的问题,教师都应用心对待,不可高高在上批评学生偏离教学目标,打击学生的探索欲。对于提出的非常规问题,教师可以建立一个问题库,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可以给其他学生作为参考。

例如在进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中,学生提出该实验会造成一定污染,不太绿色环保。虽然听上去与教学无关,但这一提问是建立在现实依据上的,即产生的SO₂确实是空气污染物。其次,这一问题具有较强延展性,诸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实验中还有哪些其他问题,我们能不能优化这个实验,在实际行动中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互相交流改进实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中的创新点,即时听上去与教学要求无关,但这也是学生发散思维的结果,代表学生可贵的质疑精神和一定的创新意识,教师更要加以鼓励并充分引导。

(二)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全方位思考

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能让学生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在较为真实的场景中更容易发现问题,领会知识点。化学的问题是多变的,各种问题是相互转化的,情景教学更能有效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加深理解。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注意的是,对情景教学的理解与实践不能仅局限于“情景”,而是要侧重“教学”,通过设置学生熟悉的场景,同教学知识点巧妙结合,最终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与理解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依据,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全方位思考问题,配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节奏,最大化培养化学科学素养。

例如学习“空气质量的改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空气质量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平时比较特殊又常见的雾霾天气作为教学案例,结合学生的课前预习一起探讨雾霾形成可能与哪些化学因素有关;在拓展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用目前已学知识,找到解决雾霾的有效途径。这样不仅将抽象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更有探索兴趣,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由此可见,巧用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鲜活的生活场景而非严肃的教室,能引导学生走出被动接受知识的窘境,打破常规的同时也打破学生固有死板思维,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思考问题维度更多、更全面,在遇到其他化学问题时更能拓宽想象空间发挥创新能力,更容易找到最佳学习途径。

(三)强化实践,建立创新实验兴趣组

化学是一门探究物质的课程,如物质组成、物质性质、物质的内外规律与相互间的外在联系,既然是探究物质,就少不了动手实践,化学对人发挥学科想象力、以逻辑思维引导实践操作的特性,也正是其独有魅力。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对化学教学带来的好处是,通过生动形象的影像资料能让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通过视频呈现给学生,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实验风险。但总的来说还是减少了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尤其有的教师过于频繁使用多媒体更会令学生逐渐缺乏实践探索精神。很多灵感与新颖观点都是在实验中形成的,淡化实践无疑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实验的必要性,强化实践教学的应用,建议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彼此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实验。

三、结语

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承载着民族复兴之重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有发现学生个体独特性的慧眼,鼓励学生的新颖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尽可能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萧.学科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2021年,第4期:151-152+184.

[2] 陈新华.创新素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培育途径[J].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第2期:51-56.

 


点击次数:29  发布日期:2022/10/11 10:32:2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