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助力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课堂的创建黄 举
多措助力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课堂的创建
四川省武胜县飞龙初级中学校 黄举
摘要:创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就需要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助力。本文探讨了采取分层施教、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以及搭建实践运用平台等多措助力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课堂创建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创建 多措
高效课堂是个集结体,是多个细节有效的综合。要创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就需要我们注重课前、课中、课后多个细节,充分运用多种策略与方法才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从现目前的课堂教学走访以及平时教研活动来看,发现很多教师的课堂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手段过于简单的现象,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操作学生跟着练。这样的“依葫芦画瓢”的学与练,显然不能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学习的快乐和得到实践能力有效培养。在大力倡导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将“三活课堂”的理论精髓变成创建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课堂的有效方法呢?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那就是多措助力高效课堂建设,才能让学生不同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
一、采取分层施教
尊重个体差异。这是我们以人为本教育实施的首要要求。而要落实就应在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使不同学生获得不同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理想得以实现。我们知道,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因其受遗传的基因和后天成长的环境的影响而在智力、学力上表现出很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在接受同样环境下的同样知识就表现了很大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如果实行“齐步走”的追求效果和实行“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必然会导致尖子学生“吃不饱”、中等成绩的学生“提不高”、成绩较差的学生又“吃不了”等“三不好”现象的出现,甚至学生之间在学力上差距、效果上的差异越来越大。这样不好的结果出现,自然与高效课堂就渐行渐远。因此,最好的策略就是梯度设计教学目标,采取分层施教策略。实践中,我们可以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态度、潜力和现有操作能力将学生分为 a、 b、c三个学力层次, A层级是优秀学生,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和实操能力很好;b层级为中等,知识基础平平;c层级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少,实操能力更不行。在课堂实施中,执教者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现实基础制定不同的学习目的和要求,采用分层梯度施教方式,在实现课程内容的一致性的基础上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做到层次要求分明,因人而异,这样的教学实施就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主动性,让各水平的同学都能学到力所能及的知识并掌握。
二、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很多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师常常直奔主题,开课便讲。这显然不能收到良好效果,这既不能有效落实“良好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的忠言相劝同时也否认了苏联的杰出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关于“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教学主张。作为教师,大家都清楚在学生自身不主动的情况下他们的主体作用显然是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机会的,因而无法得到有效地信息技术操作训练。那样的话,我们的课堂既不能落实“活力涌现”理念要求又无法创建高效教学课堂。所以,作为实施者要创造多种形式催发学生主体性,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双边对话互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求得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因教学时间所限,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将课后作为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发展技能的主阵地,特别是“双减”下托管平台的应用更多老师把学生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了培养转移,将课后服务作为了第二课堂以帮助学生基本技能得到更好锻炼。这实际上是使高效教学课堂的创建得到了时间上的支持和阵地上的拓展,更利于我们预期的高效实现。
三、搭建实践运用平台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素养,既需要培养也需要运用实践,让学生从反哺学习、生活中看到其实用性,从而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意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必须在已有的知识的前提下,使他们运用电脑和网络来进行实践操作,鼓励他们要充分运用已有的工具和软件来拓展知识的范围和提升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因为在现有信息技术教科书中所列出的知识是很少的,但在实践中的运用却又需要很多知识和能力才不会受限。因此,作为实施者要通过搭建实践运用平台的方式让学生一边学新知识又一边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发展与运用,能够有效地处理和整合所需要的数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如网页制作、防毒、动画制作、图像处理、抖音短视频编辑等,拓展这些知识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对他们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在课堂上要刻意地插入一些工具软件进行授课,增加一些实用性强、趣味性强的知识作为拓展补充,使学生更乐于信息技术应用实践。虽然教学中并不需要包罗万象,只需要让同学们掌握不同的操作方式即可,对于补充的内容,学生能掌握多少就多少,不强行要求,只作激趣。实践中我们发现,使用这些工具软件不但不会影响到教学的成效反而还能让学生的所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各类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当然,创建高效课堂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不能一一列举。不论什么方法和手段,都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才能出效益。在全面践行“三活课堂”促“五育合一”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要充分担当践行者角色,有效利用“三活”所指的路径和方法去创建高效教学课堂,使其在提效提质的基础上真正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以达到“五育合一”要求。
参考文献:
[1]余红泉,论信息技术提效教学的有效方式[J].教育研究,2019年。
[2]李冬梅,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教文汇,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