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激发的有效策略章 芳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激发的有效策略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小学校  章芳

 

摘要: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增强他们课外阅读动力使其成为阅读主体的有效路径。本文从营造读书之风、加强学法指导和开展成果展示等三种路径上进行了作者观点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兴趣  激发

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二者只是活动展开的时空差异,其作用是相互补充和支撑的,共同担当着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共同任务。然而,受传统“讲解风”影响,课内阅读基本上被教师“一言堂”所垄断,把该为阅读主体进行阅读实践的机会所占据,导致大量的阅读活动并未真正惠及到学生主体,致使学生阅读能力迟迟得不到良好培养。而课外阅读这一重要组成又并没有得到教师高度重视下的有效组织,导致课外课内都没有很好地为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培养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如何落实到新课标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就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应着力思考的问题。根据以往经验,我认为唯有以趣为径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空成为阅读乐之者,有强烈阅读兴趣作动力支撑,进而成为阅读主体。下面,我聊聊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方面的激发策略。

一、营造读书之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让学生成为课外阅读的乐之者不是强制也不是管压,而最好的路径就是激发兴趣使其成为阅读主体。唯有如此,他做出的努力才会自主有效果。但如何激趣呢?作为一线教师,不是只讲究让个别学生有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探究,更多的是让全班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我要读”需要,这样才能点燃整个班级的阅读之风。为此,我在此方面通过这两种途径去加以实现。

(一)利用“言传”之策激趣。利用这种策略主要是通过悬念策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课堂上,不论是语文教材上的阅读教学还是课辅中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上我都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去课外阅读兴趣作为重点追求对象,增强学生课外阅读主体性,点燃他们自主阅读需要。例如,现有教材中有数量较多的关于红军长征题材的内容,教学这样的内容时我都要作相关内容和书籍的简介,在推荐书目时常常讲精彩部分,而又故意点到为此,造成学生欲听却无求知不得的悬念心理,这样就从心理上“迫使”学生去课外阅读了解全文。“言传”之策激趣实际上就是利用第斯多惠“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激励”这句名言而进行的,通过悬念策略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欲知下文而就必须拿书自读。这就为学生去课外阅读实践提供了动力。

(二)利用“身教”之策激趣。“近朱者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能不能把学生个个都领进书籍世界重点“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心目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的高度重视和以身示范,可以说是学生爱上阅读、点燃全班阅读之风的重要方法。只有学生看到教师经常手持书籍,课堂上信手拈来很多书中描写的精彩段落和故事自然就能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兴趣。这一点,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欲激发学生阅读之趣来说尤为重要,只要发挥榜样作用方可让学生跟着你去阅读。

二、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授人鱼不及授人渔。“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是我们培养未来人才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重要理念。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以及“教是为了不教”等思想都是强调了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授予方法就成了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课的重要内容了。为此,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训练学生默读。课外阅读主要方式就是快速阅读。在课内阅读中教师要加强学生默读静思读法培养,让学生课外阅读不仅有方法还有思维参与。二是指导学生加强积累。阅读是学习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学生的语感培养靠积累、学生写作能力靠积累(方法积累、素材积累、甚至情感积累)。而小学生积累意识差,更不知道怎样积累,在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要大量“采蜜”,获得良词佳句,丰富积累行囊。常常如此进行,那自然就可在课外阅读这个平台上如鱼得水有法可使了。

三、开展成果展示,促使学生课外阅读有收获

除了课内多激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动力外还需要督促和鼓励,从外在手段和内在需求两个方面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为此,我在实践中安排了课外阅读成果展示课,间周组织一次课外阅读展示交流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外阅读实践中收获的成果或积累的东西展示出来,通过讲故事、“晒采蜜本”、背诵古诗词、诗词大会等形式多样的成果展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参与课外阅读的诸多好处而产生收获感。再加上在活动结尾处的总结与激励,更让学生把这种收获感放大变成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更加激励了学生成为阅读乐之者的主体性了。当然,经常开展这样的成果展示活动,既是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是对他们课外阅读参与情况的督促。只有如此,我们才会让学生更有动力地去阅读的预期才会很好地这成。

“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是我们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过程中坚持的重要思想,其实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这种思想的作用也是不小的。要知道,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教学策略也绝非是一朝所做长期管用,同样需要落实在每次阅读有关的活动中,课堂当然是主阵地。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持之以恒的坚持做的思想,同时还要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创新策略,只有在这样的“春风化雨”的长期坚持中才会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培育中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从而真正有效地达成新课标提出的课外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小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1年。

[2]李裕立,提升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9年。

 


点击次数:17  发布日期:2022/9/1 14:15:0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