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实施王朝庭
论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实施
四川省岳池县粽粑小学校 王朝庭
摘要:创设情境在新课改实践过程中成为了我们数学教学的一条重要策略,但要让这种策略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谨防出现误区,采取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情境 创设 误区 有效实施
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摆脱枯燥走向有趣和生动的重要策略,在数学教学提效增质的实现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实施作用。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看到,很多数学课中的情境已有些“变味走调”,效果不甚明显,因而出现了一些误区,我们如何走出误区创设出高效地情境来帮助我们教学实现高效育人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开启了课改探索之航。下面这些论及,是我在这几年“双主双优”和“双减”政策推进中获得的一些感受。
一、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容易出现的误区
我们知道,情境具有激趣性、煽情性和诱思性,这三个特征是其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如果其中一样都不能很好达成,那这样的情境应用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根据如此,我们发现现行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中存在着这样一些不能提效增质的做法。
(一)把情境作为“包装”而创设。情境如容器,能把所教知识融于其中实现寓教于趣。特别是当情境内容与学生认知现实有矛盾时,还能诱发学生思考。这样的情境是有效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为了有课改之象,居然把情境作为课改装点,利用一些卡通动画人物硬生生地捆在一起,说是情境。如有教师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居然把课堂各个流程与齐天大圣孙悟空头像捆绑在一起,通过形象+流程名的方式创设情境。这样的情境就是包装式情境,除了让学生浅笑就毫无意义。
(二)过于宽泛的“生活化”情境。数学源于生活。因而,很多生活情境被搬上舞台。但在实践时,由于我们教师对情境描述的语言指向不明确,过于宽泛,导致学生思维方向不明确,不能与教师在心理所指上达成一致。这样的实施过程看似教师在循循善诱,实则是迫不得已,学生始终不能与其在预知答案上达成一致,导致一个简单的问题绕了很大一圈,既费精力又费时,还没有效果出现。甚至还让人啼笑皆非。
(三)不切实际的“挑战”情境。课堂中实施应用的情境与学生的认识现实不相适应,对问题的关注程度随意地被抬高,在实施时又缺乏方法直观。比如“一笔画”的教学实施,老师就为一个居住区的规划做了规划,要求同学们按照规划的要求去做一笔画,不要有任何的重叠和疏忽。从表面上来看,这种情况是很有道理的,在成年人看来,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当然,这是一种完美的方案。但是,对于小孩来说他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可能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不能重复不能有遗忘。他们也许对这样的事并没有什么兴趣,或者说他们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件事里来,也是非常可能的。
二、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实施策略
情境创设具有作用明显故而深受一线教师为提效增质而热宠。故而在很多课堂,甚至各个流程都可以看到情境的身影。但是,我们怎么样来创设,其才是最为辅助提效呢?实践中我们可以这样来实施。
(一)情境创设应注重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认为良好的教学实施首先就应为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而提供一种宝贵的礼物---让课堂充满活力和趣味。这几年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效果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创设出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愉悦、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所带来的良好感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情境的刺激下成为学习主体,产生“我要学”的积极意识。所以,我们创设情境教学,特别是开课时的导入情境,更要注重趣味性设计,要一开始便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创造与学生的认识现实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创造出与其自身特点相适应的应用平台。运用与学生的认识心理学相适应的外在激励,促使其吸收和适应新知识获得的新需要,以实现知识的内化结构,体现出其主体性。
(二)情境创设要紧扣教学内容。数学课堂上利用情境施教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内化所学的知识。不同的数学内容有其不同的表达形式和呈现方式,也就有相应的学习方法。而在不同的教学形式下,不同的情境应用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单位1”的认知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大量的学习情境,应结合内容内容实际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活化情境,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单位1”。从教学内容的种类上来看,可以通过创设不同性质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对概念、规律、定理、思想方法等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内容施教时。而现实生活化的情境可以很容易地运用到数学课堂上,只是需要我们教师找准生活切入点和知识融合点,才能使所教内容与情境更浑然一体。
(三)情境创设要符合生活实际。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情境的实施应用,需要实施者创设更注重生活现实的情境来展开,使之贴近学生的过往经验。这样有过往经验的情境往往能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从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产生归属体验感,更利于学习动力的激发。因此,创造切合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其提供的铺垫作用能帮助我们迅速化解难点,增强理解力。故而在实践中我们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数学现实这个条件的需要,这易于与同学产生共鸣,实现教育增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在落实“双减”“双主双优”等过程中是非常必要和现实的,我们必须精心设计,要充分考虑、研究其实效性,不要只为其趣味性下力气,应做到能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帮助的这样一个目的---为激趣奠基、为思考指向、为学习授法。
参考文献:
[1]杨慧平,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2019年。
[2]杨才智,对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创设方法的分析[J].成才之路,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