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中篮球教学的有效实践肖 鹏

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中篮球教学的有效实践

四川省武胜县万善小学校  肖鹏

摘要:篮球教学作为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在“三大球”进校园倡导的背景下不仅需要高度重视更需要策略创新实施。本文探讨了趣味化、合作化、媒体化等策略在促进学生篮球运动意识和技能发展过程中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  篮球教学  有效实践

篮球教学是小学阶段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中为发展学生篮球运动兴趣、意识和基本技术的重要平台,担当着“育体强能”重任。篮球是一门具有高度模拟性质的技术课程,要求其具有直观、形象和具体的特点。但是,其发展由于受到“教以应试”和安全第一等观念影响和制约,导致其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并未得到应有发展,甚至个别学校已尘封多年。难怪有“三大球”进校园的说法和倡导。如今,这项倡导在局文件强力推进下,学校篮球教学又按教材要求开启了正常教学之旅。特别是每年的青少年篮球运动会的强化推进,使学校篮球运动又逐渐走向热门。作为体育学科教师,如何使篮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变得高效和能担当起学生爱篮球运动的兴趣、意识和基本技术培养重任就成为我们在提效提质呼吁背景下的应作探索。下面,我谈谈有效实践的方法。

一、采取趣味化策略强化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培养

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时半会就可实现,其过程困难重重、枯燥至极,如果没有强烈兴趣作动力去克服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乏味,那就不能增强学生提高篮球运动能力的勇气,更不会有冒着严寒酷暑或战胜疾病伤痛等进行训练的信心。因此,在篮球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作教材宣科讲技术,要采取趣味化策略先让学生学有兴趣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走进篮球乐于运动而成为主体。对于小学生,篮球兴趣比运动能力更重要,毕竟这个阶段的责任是奠基。因此,作为教师在实施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趣味化策略的应用。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篮球兴趣最好的途径就是利用篮球这项运动自身的特点---集体性、对抗性、竞争性、游戏性来进行,因为这些特性刚好能满足小学生爱游戏、爱对抗、爱竞争的天性需要,能让他们能体验到运动快乐。因此,在实践中为了激趣我常丰富示范教学的方法、练习的方法,不论是转向跑、变速跑还是传接班、运球等,我都特别注意兴趣激发这一目的的落实。有时为了增强学生兴趣还从情感激励和榜样激励方面着手让学生在他们心目的中篮球名星去激发他们篮球爱好。实践证明,当篮球教学将激趣贯穿在过程中时学生主体性就会特别强,能将篮球学习视为快乐,进而主体作用不令自发。

二、利用合作化策略强化学生传接球意识训练

传接球是二人的简单配合,但好的传接球在集体性强的项目中是非常重要而关键的技术动作,好的传接球不仅需要队员们相互协作共同努力,而且要有很好的传球意识和技巧作保证方可实现。而现行许多的学生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配合意识发展较差,以为打篮球只需要将球扔入圈子里就大功告成了,对配合和传接球的学习毫不重视和用心。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对此没有重要认识,也没有意识到传接球在篮球这样的集体性项目中的重要性。因此,在篮球技术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培养他们的传接球配合意识,使他们明白在篮球赛中要注重传球和接球,而不是简单的带球上篮和扣篮。尤其是在比赛中,随着攻防关系的日趋紧张,运动员在场上的各种技术和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在篮球赛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接球技术和技术转换,是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所在。这种认识和实践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尤其是那些爱单干的小学生;由于队员之间的配合意识和能力较弱,该传球时不愿意传球,因此需要采用合作化策略应用来强化他们对传接球的认识,让他们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四人一组的练习中进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以及难度更大一点的行进间双手传接球等训练。要让他们认识到集体配合展开进攻的现实意义,能在第一时间传到最容易进攻的位置上去的动态意识。这同样是这个合作化策略应用中应担当的任务。

三、采取媒体化策略强化学生基本技术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以多媒体的为内核的智能教学一体机得到了各个学科教学的广泛应用。在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其同样能给我们带来提效提质的效果。我们知道,多媒体呈现有图形、文字和声音,它具有很好的综合作用和表现特征,可以给老师创造一个很好的教学实施展开氛围,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打破课堂上示范可视角度小、动作快速不易看清、连贯动作不便于讲解示范一体进行等诸多教学难题。在传统的篮球课上,我们常常因为缺少方法而进行扩展式的说教,从而使其变得更加枯燥,让学生无趣参与,特别是长期这样,体育课程的学习方法就变得更加单调,制约了学生对篮球的认知,使得篮球的教育显得更不受人待见。而有了多媒体作辅助我们就可以采取媒体化策略应用,其就有助于学生理解篮球技术要领,掌握技术动作。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示范教学难度,提高了效果。例如,在教学先进间的变向跑教学,如果仅作示范和口头讲解这样方式进行教学实施,其效率必然低下。如果利用媒体化策略,让学生在观看运动员标准的变向跑实战中就可让他们清楚地掌握这项技术的动作要点---蹬地有力、重心移动快、左脚上步快。

因此,为了达到篮球教学提效提质的预期,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我们就需要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使这项强化兴趣、意识和技能训练的实践活动。这几年实践告诉我,只有充分发挥趣味化、合作化、媒体化等策略的教学作用以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那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篮球兴趣和技能得到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万宏,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篮球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0年。

[2]达旭刚,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游戏化的有效运用[J].体育世界,2021年。

 


点击次数:16  发布日期:2022/9/1 14:11:3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