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让数学课堂教学更鲜活的有效方法宋健平

让数学课堂教学更的有效方法

                   四川省岳池县白庙小学校  宋健平

摘要:鲜活的数学课堂才是真正的助力学生发展的育人课堂。但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探寻更鲜活的方法以施之。本文探讨了要让学生“欲”、要让学生“动”、要让知识“活”、要让内容“宽”四种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鲜活  有效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少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亲历行为,要求一线教师在教学实施时不仅要注重知识获得目的的实现还要有方法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达成。落实到课堂中就是要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来“经历”学习过程,用“探索”的方法去发现和获取知识、方法,并用“体验”的方式去感受在此过程中引发的以兴趣、情感、克服困难等情感情绪的变化。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课堂教学更鲜活,更利于学生在探索经历中更有愉悦学习体验。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更鲜活?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开启了探索之旅,获得了这样几个感受。

一、抓准学生心理特征,让学生更有“欲”

心理特征,又称年龄特征,只要把准抓实,就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愤悱”状态。而表现欲就是初中学生的一种心理特征,特别是一些有一定基础能力的学生他们更对自己有期待和自信有加,任欲获得被肯定,尤其是在学习上,他们更表现了很好的活力,爱竞争,不肯认输,爱听夸奖,爱被赞美,爱在他人前展示自己的才能、智慧和价值。教学时,我们教师就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特征,充分发挥他们潜能,并为其提供各种可能的学习和发挥的空间,在这种精神需求被充分“调动利用”下,学生表现欲就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感受到学习非常快乐,课堂无比有劲有活力。这时候,只要我们设计的数学题目适度适宜,就可促使他们更加自信地去学习,在经历中探索,在探索中建构,进而积极地投入到新知的发现和内化之中。

二、搭建动手操作学习平台,让课堂更有“动”

思维从动作开始的。很多心理学专家都做过手与脑关联发展的实验,他们的结论都指向二者之间有着或这或那的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遵循这个实验结论而搭建动手操作平台,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积极“动起来”学与用,把活动中积累的经验转变成丰富的表象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

比如在“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授课中我们就可以用拆粉笔盒引入,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纸盒,通过自己的动手,将其拆开,结果会出现不同的展开图,从而使学生发现由于拆法的不同,结果得到的展开图也不同。在数学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在过程中解放他们思想,释放他们个性,使他们真正地体验到知识探索的乐趣。这样我们的教育才可能让学生真正没有负担,学习也就成为了这个年段的他们最大的快乐。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的学习能力。也可以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

三、增强数学中生活意识,让知识更“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学生接近生活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实践来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进而实施生活化教学,把那些来自生活的知识再次回到生活的怀抱而变得真实鲜活。

例如,在学习了平行、垂直、对称等知识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具有这些性质的物体,如教室中是否存在平行、垂直关系的物体呢?人的脸是对称的吗?雪花图案呢?你还能发现身边哪些事物之间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呢?就是这样的实施,让知识更“活”的预期就能有效实施,也就增强了学生生活意识,看到数学知识并非只有书上有,而生活也是它们的“家”。

四、延展学生视野,让内容更“宽”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方面已有了很大变化,他们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想进一步了解不熟知的一些现象。这种好奇心也是学生主动观察,反复思考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保持新颖和变化,如补充一些有关数学的趣味性问题,精心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来满足学生求新猎奇的心理,这样就可大大激发他们兴趣,增强爱数学的求知主动性。

另外,初中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组织课堂活动,如给出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大胆地去设想、去探索、去发现,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表现的机会,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气氛,让学生心无旁忌,自己热情地把自己的才华都展现出来,从而在展现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进步带来的成功愉悦,并且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表现时,通过多表扬、少批评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求知兴趣,促使他们探究的视野越来越宽。

在新形势下,我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必须转变观念以对待工作,牢固树立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主体性,挖掘他们潜能,让他们更有动力、更有想法地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从而在感受愉悦和自由中获得知识和体验。

总之,要让数学课堂变得更鲜活就不能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作为教师就应该尽最大努力来调动学生的参与,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他们尽快地获得学习数学兴趣和提升自信心。而且也只有这样鲜活的课堂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学达到活力再现、生动鲜活、优教优学、提效提质的效果,也只有这样鲜活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在快乐的气氛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春琼,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活的方法[J].教育探索,2020年。

[2]范段依,让数学教学课堂更有活力[J].基础教育论坛,2019年。

 


点击次数:20  发布日期:2022/9/1 14:05:2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