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雷维维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

四川省岳池县高垭小学校  雷维维

 

摘要: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这个专属平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本文探讨了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书三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有效

阅读是语文之本,也是树人之本。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其担当也是最多的,其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也是其专属内容担当。新课标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很有见地性的“教学建议”,要求在我们执教下“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重视阅读体验的文本接触理解能力和深厚的语言意识,学习使用不同阅读方式的实践,能独立地初步理解和欣赏文学,获得良好的情感和兴趣,充实自己的心灵。能用工具来读懂简单的古文。六年内,课外阅读量在字数上应该超过1450000个。可见要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强化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和迫切。那如何进行呢?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由此而进行。

一、灵活多样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爱上阅读并迅速成为阅读学习的乐之者,我们就可以以趣为径来增强他们在阅读实践中的主体性。有很多语文教师认为激学生阅读之趣就是利用多媒体,其实我认为最好应该在激趣方式上也应该做到灵活多样。实践证明,只有多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才能使学生阅读兴趣由“好之者”过渡到“乐之者”,他们才能由此有强烈的“我要读”需求。课堂上我通常采用创设情境、竞赛激趣、巧设问题、活动引领、情感激励、游戏激趣、多媒体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但小学生忽冷忽热的现象较严重,针对于此我们就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如诵读比赛、演讲比赛、诗词大会、童谣创作、课本剧表演、讲故事比赛等,以多样化地途径来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提高主体性,使他们不懈怠,以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给学生阅读实践方法

(一)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小学生独立进行语文实践没有方法支撑是不行的,毕竟他们学习经验欠缺理解能力也不具备。因此,在刚刚接触阅读课文时,我们就不能先让学生去独立预习而是要教给阅读实践方法,让他们带法而行。过程中我们教师最好把目标设置出来,把实现目标的途径通过导读式的微课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经历初读、再读和精读三个大的环节之后去理解课文,获得真切体验。一是在初读中借助字典或词典完成识字认词项目,解决影响文本理解的问题;二是再读,鼓励学生在边读边想的过程中实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和理解,在整体上有个初步认知;三是在熟读基础上进行精读实践,做到整体建构。如在教学《灰雀》这课前我就通过家长微信群把本文预习导学的微课传出来让学生按其中预习步骤学习,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预习。课堂正式学习这课时我们在课堂小结时又组织学生对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总结。随后在接下来的几课中又继续进行了预习方法的训练。现在大多学生就可以轻松进行预习实践了。

(二)授予学生灵活多变的阅读方法。阅读实践是需要方法支撑的,没有方法连文本进入就找不到突破口,作为一线教师,要教会他们怎样做才是有目标的阅读。而且还要做法方法灵活多变。例如,为了累积知识,可以用精读以实施;以欣赏为主的阅读可以让学生放慢速度细品;为娱乐而读就可以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为了收集信息就可以利用略读以进行。读书方法很多,采取哪种与读者需求有关。教学中我们把这些都授予学生,并同时让他们知晓何种情况选用何种方法的方法,这样才能使他们针对性选择方法来达成自我阅读目的。

(三)教给学生积累方法。阅读重在积累。阅读学习就少不了积累。对于小学生,其方法仍然是欠缺的。因此,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在培养学生积累意识的基础上教给方法,首先是优美字词和段落的积累,再是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的积累,三是读写结合的阅读实践的积累。

三、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书

如果说课内是主战场,那课外就是拓展地。除了注重课堂上的读书之外,我还积极地进行了课外的读书活动。新课标对语文各个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都有明确的规定。作为语文教师不能仅限于教材而将学生阅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花费在那几篇课文上了,只能视其为例子,把其作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平台来对待。在这儿,我要特别强调,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学生所选用的课外书一定要加强指导,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认知水平的书籍来读。特别是应尽量选择真、善、美的这类具有正能量的读本让学生阅读。另外,也要考虑到孩子们的不同年龄段的实际认知力,例如,在小学低段,要引导他们去挑选一些带有拼音的绘本式的童话故事,例如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科学书籍《十万个为什么》。随着年级增高,认知力和阅读水平也随之增强,这时我们就可以针对他们的性格特征向他们推荐一些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的课外书籍。比如,对于个性较弱的同学,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关于古代和现代科学成就的小说,比如《爱因斯坦》《李四光》;针对性格外向的同学,我就向他们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等英雄的保家卫国的战争场景的读物来进一步地增强他们阅读兴趣。

总之,要使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持续地提升,必须坚持常态化的培养推进,鼓励学生课内课外两手抓---课内习方法、课外勤阅读。只有这样,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我们才能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到位,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其应有的水平高度。

参考文献:

[1]陈利萍,浅谈怎样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

[2]孙凤英,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

 


点击次数:15  发布日期:2022/9/1 14:03:5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