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刁 攸
生活化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四川省武胜县胜利初级中学校 刁攸
摘要: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资源这一点任何人都不容质疑。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目的就是落实新课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重要要求。为此,我们可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和组织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等三种实践应用途径来实现学以致用,提高数学反哺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生活化理念 实践应用
数学源于生活。对于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数学教学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多次提到要生活化,通过引进生活之水彰显其实用性。而“上了书”的数学由于经过了概括、提炼变成了较为抽象的语言、符号和图标,其生活性已很不明显了。为了让学生还是学到生活中的数学新课标对此提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生活化理念践行方法,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实现教材上的数学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互通,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平台上学以致用,发展数学素养。下面,我结合多年初中数学这门学科教学谈谈生活化理念在其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一、设计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生活气息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已不仅仅只作教科书的解释者和知识的搬运工,而是成为了课程资源的缔造者。这意味着,我们将从“以教材为教”转变为“用教材教”,而不以教科书为唯一抓手。而在实践中,我们必须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渗透数学思维方式与观念,充分用好教材现有资源开发教学展开平台,使教更丰富。同时,结合学生身边生活和新课标要求进行整合、重组和增添课程实施内容并加以创造性利用,利用身边的各种素材作为知识传授载体进行实施,引导数学走下教材书,向生活靠近,让教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实用价值强。这样的实施就可使得数学的教学建立在对学生的人生体验和已经存在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这也使得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感更有强烈,甚至向兴趣转化。如在“有理数加法”的教学设计中我利用了当时正在火热的足球世界怀这一时政资源,把其作为有理数加法知识的载体而整合到内容中,在课堂上当学生看到他们喜爱的“足球”出现在他们视野时顿时兴趣倍增,从而主体性变强,在浓郁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中开始了他们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之旅。这种将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融入到教案中的教学设计,明显可以将学生带入知识探究中,使教更富有效性。
二、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情境,就是让数学知识披上“生活的外衣”扮演着生活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新知并非很“新”,而是似曾相识的生活经验。这样,一种数学现实感涌上心头,学习兴趣自然就上来了。因此,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实践中,这样的情境我们可以导入时进行,也可在新授中创设,都能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学时,我们通过教学材料主动地抓住现实中的问题,发掘出他们的现实背景,将他们融入到一个充满生机的环境中,让学生从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发现问题,再经历问题探索、思考和解决,并从体验中掌握数学与现实的关系,通过用数学的方式解决问题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纵观现行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章节以学生所熟知的数学例子为基础,选取他们生活周围的有趣的事情来创造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环境,并以实际的生活现象为依据,来解决相关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实施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还能促使他们产生探究的精神得到再进一步的锻炼。让学生以练习为径,经历“做一做”的动手操作、“想一想”的质疑思考,“猜一猜”的发现探索以及“议一议”的成果分享,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活他们学习潜力,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三、组织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数学教育不仅要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更要与学生已经存在的生活体验和数学现实密切相关,做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们都明白,好玩爱动是这个阶段学生的固有特征,只有科学利用才能使之大放异彩。体现在课堂上,如果能够以学生的实践为中心进行教学,以“以人为本”的方式进行方式创新,就能让同学真切地体会到“生活”和“数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以此来促进学生作为主体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乐学其中,从而实现把教育目的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实现“我要学”。例如在“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就可以根据同学以往的经验与背景,组织一次数学知识应用进行创作的剪纸活动,让同学根据自己的数学知识和美学基础进行来进行相同图形的造型。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会首先将一张纸折叠起来,然后在折线上切下一小段,然后展开,形成一幅轴对称的画卷;有些同学会考虑用笔——用一种柔软的、吸水的纸,把一颗墨水滴在纸的一边,然后把纸展开、推平去皱,得到的图案就是轴对称的图案……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美学基础上进行创作,都体现了其创造性,促进了数学知识应用,从而达到了他们了解和应用轴对称图形知识的教学实质。
总之,实施生活化教学,是抽象的数学知识传授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实现提效提质的有效做法,更是提升学生数学反哺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呼唤生活化,课堂呼唤生活化,学生也呼唤生活化,作为执教者的我们教师更要率先有生活化理念来组织与实施。
参考文献:
[1]余东霞,生活性数学理念在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22年。
[2]徐玉珍,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