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李 林
论小学数学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小学校 李林
摘要: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快速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做法。为此,我们可采取的有效策略是应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教学,强化思维培养,让学生在学法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等都是良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创建 有效
随着“双减”推进,提高教学有效性、创建高效课堂就成为了我县“五育合一”新课改在课堂方面的重要追求,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事业理想。但传统教学由于过分注重“应试”取向,“唯分是尊”,导致学生解题能力强,而实践反哺能力差的非本该有的学习结果。这既与新课标要求相悖,也与我们学习目的不符。我们学习数学主要是为解决生活问题,提高数学服务生活的实践能力,而只在书面运作的解题,实在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最终结果。因此,在践行“双减”政策的今天,创建高效课堂,其效度就应在将素质教育思想落实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时效性上。下面,我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实现其结果的有效策略。
一、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教学,这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使教的过程如同一份宝贵礼物那样受学生喜爱。这样的课堂其乐融融,有着良好的氛围。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要建构高效课堂,就必须着力营造愉悦乐学的教学氛围来提高教学有效性,让学生主体性有可发挥的情感内驱。教学中,我们可通过抓住年龄特征教学予以实现。针对小学生活泼的性格,加强观察和制作实验活动,使其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增强观察、思考和动手的技能。教学中,我们可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如圆柱体积学习之后,我们引导学生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得来,让学生弄清V=1/3SH中的“1/3”的原因。又如中段的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或除都可以通过爱玩好动的天性来组织实施,使枯燥的计算变成“玩中用”,从而实现高效创建。当然,小学生年龄特征如好奇心理强、争强好胜、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都可以成为我们促进他们积极学的有效抓手,只要我们科学设计,就可将学生卷入到课堂特定的对话中,让他们不学不快的心理变得更加强烈而有主体性。
二、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这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核心
随着大数据社会的来临,数学素养成为了现代社会人的必备素养。新课标明确指出,高效数学课堂的创建更要想方设法发挥其在培养人理性思维中的积极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怀着实现高效教学预期的我们还必须重视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对数学教师来说都知道其意义是指什么。思维是数学本质教学的核心。所以,我们在实践中应重视学生思维培养。其途径在于通过外在的表象来使具象的思考变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象”是由“物”和“物”在人的脑海中形成的“对象”或是“现象”,这种“象”不仅可以用“直觉”来描述其“真实”,而且具有某种普遍性。在进行教学时,要将抽象的知识“物化”为可触摸、可见、可操作的特定物质,再在手、眼、口、脑等多个感知器官的参与下获得的表象变为思考介质,从而促使思维不再“空转”而是有表象作支撑的具象运动。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我们要创建高效课堂就要在强化认知的基础上注重思维训练,由于分数对于这个学段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抽象的观念,所以在教时,可以用一些特定的东西来进行练习,将一块圆形的纸张平均分为2块;将一块长方形的纸张平分为四个部分,然后用不同的色彩表示并将它们和其它部分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产生感性知识。让同学们先看一根线,然后不动,想像一下,将它们分成3个部分,然后用手比较;每个阶段的长度,都是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性认识在大脑中形成印象,并以此作为支撑,从而使思想内化,从具体的意象到抽象的思考,实现学生理性思维培养。这个过程虽然可替代,但学生思维培养的目的不可替代。这是数学育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课标以及高效课堂创建的必然要求。
三、实施以学定教策略,这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传统教学就是先教后学,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教学倡导以学论教,以学的反馈确定教的策略。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能增强学习主动性。因为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学,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学习锻炼。只有这样,他们在离开校园以后,就可以持续地进行信息获取和利用。因此,高效课堂的创建就必然重视学习方式的培养与应用。要真正的贯彻到实际中去,就要转变教法,老师不教或少教,让他们自己去做;寻找问题解决之径,并且通过“尝试、纠错、再实践”等学习历练来发掘知识。让学生自学非但不是老师“偷懒”或不教,而是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自学尝试,有探究机会。 为此,我们在实施前首先就要对学生的“未知”进行预先设定,做好学情分析,确定探究内容的多少和重点;二要注重课堂生成,他们在学后的反馈中教师要灵活捕捉其表达中的关键词,机智地作出教学调整,或引发学生的认识矛盾,或调节课堂进程;或将错就错,把学生的错变成新的学习材料。三要适时点拨、引导,做到“有机会就动手”的动手操作学习方式的展开,抓住机会,打通探索路径,扩大以学定教实施成果,使课堂更高效。
总之,随着“双减”“提效提质”要求落实的呼声进一步加大,提高教学有效性使课堂更能更人的预期的实现也只有创建数学高效课堂这个通道可以走,作为执教者的我们就应创新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方法,让数学课堂实现提质提效目的。特别是加强教学针对性,能巧妙利用学生学情特点开展教学,注重思维培养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学得快乐,学有效果,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春平,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0年。
[2]冬小兰,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2019。